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陕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本报记者 王东宇
  “对,手再稳一些,笔再慢一些……”4月25日,在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张谢村,省级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传承人张星和陈仓区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传承人罗小宝正指导当地村民手绘马勺社火脸谱。
  “我喜欢张伯伯手里拿的马勺社火脸谱,奶奶也特别喜欢,每次我都和奶奶一起在马勺上进行二次创作。”宝鸡中学初一学生梁怡轩坐在一旁看着张星为马勺社火脸谱进行最后的沥粉、勾金、点缀。
  “老张这人很好,现在我们村的人通过在马勺上绘画脸谱一个月收入达3000元左右,日子过得可好了。”张谢村村民张格肖说。
  在这里,宝鸡马勺社火脸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展示,非遗正在变成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的新型旅游产品。
  近年来,张星开展非遗技能培训、展示展销等工作,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陕西传统特色手工艺文创产品,让更多人见识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是非遗文化走向商业化、产业化的好机会。”这些年,张星带着非遗产品去过法国、日本、意大利……在他看来,非遗传承人要有创新,这样的传承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
  “这是我们的文创产品追风马。这个马的造型有一定的夸张性,也是用我们三彩工艺的来进行烧制的。”日前,在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上,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朝阳正在为参观者讲解文创产品。
  “通过独特的唐三彩窑变釉色烧制,创作出既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需求又具有时代人文色彩的特色文创产品,让千年技艺更加贴近生活。”李朝阳说。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非遗文化品牌建设,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与旅游、文创、研学融合发展,非遗‘活’了起来。同时,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新突破、进入新阶段。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