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育下一畦秧 收获一片绿
  本报记者 赖雅芬
  眼下,正是育秧好时节。在洋县谢村镇镇江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稻农翻地、浇田、育秧的身影。
  4月11日,镇江村水稻种植大户王友山带着几名村民在自家的水稻育秧基地忙活着。起壕沟、整秧畦、撒种子……大家抢抓农时,确保秧苗在最佳节令育出移栽。
  育秧是整个春耕生产的关键环节,秧苗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是否丰收丰产。“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王友山抓起一把种子说,“育苗首先要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再采用机械化科学育秧,有效提升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王友山家世代务农,善于钻研的他掌握了先进的育苗技术,成为当地的育苗“土专家”。
  记者在王友山的育秧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秧畦上覆盖着白色的农膜。农膜下,一株株嫩绿秧苗长势正好。“我今年流转了600多亩土地,今年气温好,从3月底开始育秧,这才半个多月,苗子已经长至四叶一芯了。”王友山欣喜地说。
  王友山采用的是搭建拱棚的薄膜育秧方式,可有效防止温度过高出现烧苗现象。水稻育秧的这段时间,王友山可没少忙活。出芽期间,他白天一趟趟地跑基地,查看温度、湿度、发芽情况。遇上降温降雨,担心温度低了影响出芽,他连夜覆膜“盖被”,确保秧苗不会受冻。
  “育秧前先要平整秧田、铺设秧盘,将经过浸种、催芽处理的水稻种子均匀地撒在秧盘上,再覆盖上一层薄膜,确保种子生长有个温暖的环境。”王友山说,这样育出来的秧苗质量好,水稻产量高。
  连日来,洋县春耕生产按下“快进键”,种植大户带动小农户抢抓农时,积极进行水稻育秧播种,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截至目前,全县水稻机械育秧13.5万亩,可供5000亩稻田机械插秧。
  水稻育秧费时费工,来不得一点马虎。今年,为减轻投资负担、降低成本,洋县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无偿为种植大户提供水稻良种、营养肥和秧盘等,这让王友山感到非常暖心。
  这几年,王友山在种好自家10亩地的同时,又流转了200亩水田进行水稻种植,并在2019年成立了洋县友山家庭农场,与洋县双亚粮油集团签订种植销售合同种植优质稻米。如今,王友山的家庭农场有600多亩水田,每年生产优质稻米3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60多万元。
  “今天这片秧苗长好后,可供第一批300亩稻田的夏插秧苗。再过几天,第二批秧苗也快好了,到时可又得忙活了。”在王友山心中,这一畦畦绿油油的秧苗就是他后半年的丰收希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