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年茶饭 庆团圆
    黄米馍馍是陕北家庭餐桌上的美食。(资料图)

    张彩萍做的黄米馍馍。

    蔡和平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制作软馍。(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杨磊 文/图
  年关将至,年茶饭是除夕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做年茶饭成了陕北人最忙碌的事情。在延安,从位于白于山区腹地的吴起县到南端的黄陵县,饮食文化各有差异,年茶饭自然也各有特色。
  “黄米馍馍四牙牙,就像一朵金花花,双手捧给心上人,咱俩多会儿成一家。”这句脍炙人口的俗语,深刻地反映了黄米馍馍在陕北吴起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揭示出吴起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每年腊月一到,各家各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茶饭。勤劳的吴起婆姨总会做好各项准备,在锅灶间大展身手。吴起的年味少不了传统美食的参与,而香甜可口的黄米馍馍有着绝对的实力。只见它形似莲花,大如拳头,酥软香甜,一个个胖乎乎的黄米馍馍在期盼着远方的游子归家。
  腊月二十,记者来到吴起县东园子张彩萍家,见张彩萍正在张罗着准备做黄米馍馍。据张彩萍介绍,材料要用家中新滚出来的黄米,淘洗干净后在山泉水里浸泡一个晚上,控干水分,用石碾子碾压成面粉,用细箩筛过,再进行炒制。黄米炒到散发面香后,就要开始最重要的一步——发酵。过了一个晚上,发酵后的黄米面通过巧妇人的手制成馒头状,大火开蒸。二十来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黄米馍就出锅了。发酵恰到好处的黄米馍馍,金灿灿、黄澄澄,吃起来有一股特别的甜味。
  张彩萍是这项手艺的传承人,她的母亲在年轻时这项手艺就远近闻名。“小时候,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黄米馍馍。村里人满庄子闲转,都会在心里偷偷地比较,看谁家的黄米馍馍做得好。我妈做的黄米馍馍可好了,又香又甜,庄里人都爱吃。”张彩萍说。
  除了蒸黄米馍馍,吴起县老百姓还会压粉条、炸油馍馍、擦凉粉等。这些不仅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风味,还是凝聚亲戚好友的重要纽带,承载着在外游子的乡愁。
  在黄陵县乡村集市,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各色年货摊位的商品琳琅满目。在黄陵人准备的年茶饭中,油糕、软馍必不可少,因其软糯香甜、老少皆宜,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必买的年货。
  田庄镇店子湾村龚庄组的蔡和平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他制作的油糕、软馍深受市场青睐,质量有保证、口味品相俱佳。春节临近,蔡和平的黄陵油糕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从和面到蒸糕,从冷却、切片到装袋,在新设备的助力下,制作流程顺畅,效率大幅提升。
  软馍和油糕一样,都是粗粮细作。面团在指尖上跳跃,填充以绵软醇甜的豆沙,在一整套掐、搓、捏、包、团熟练动作下,一个个小巧玲珑、寓意美好的软馍脚踩梨叶可爱亮相,排列整齐后更显精致美观。蔡和平说:“油糕是黄陵的传统美食,每逢春节,买的人特别多。我们公司一天生产油糕三五百斤、软馍两千余个,网上、店里、市场都有售卖。”
  如今,便捷的物流让黄陵油糕、软馍走出陕西,走向全国各地。黄陵县新龙餐厅经理李新艳说:“蔡和平做的油糕非常好,游客非常喜欢,经常有人问联系方式,希望能给他们邮寄一些,给亲朋好友品尝。”
  从油糕、软馍的制作,到称重包装,再到线上线下销售,如今,变的是蔡和平等众多人制作销售陕北美食的方式,不变的是龙乡人逢年过节爱吃油糕、软馍的习俗。当油糕片滑入锅中,伴随着油汁的沉浸煎炸,香浓的味道慢慢升腾,龙乡人特有的那份甜蜜年味扑面而来。在时光流转中传承至今的年茶饭风味,藏着黄陵人对故乡的迷恋,更是刻在陕北人骨子里的年味记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