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玉。(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敏
提起西安市蓝田县,蓝田玉是绕不开的话题。时值深秋,漫步在蓝田县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玉器店铺和玉器作坊随处可见,传承千年的玉文化扑面而来。
10月27日,在蓝田县西安玉见阿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玉器加工作坊内,一块块蓝田玉原石经过工匠师傅的精心雕刻和打磨,变成了一件件设计新颖、造型精美的玉器饰品。
“好玉看上去是不一样的。作为地理标志品牌产品,蓝田玉更是有着独特的气质,翠色晶莹、光泽温润。”对于蓝田玉文化和玉器加工,公司负责人段阿林有说不完的话,“上好的蓝田玉器,颜色更绿更深,几乎没有杂质。”
蓝田县自古便是秦楚大道,秦岭穿境而过,良好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人文底色,造就了蓝田玉独特的品质和风韵。
蓝田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也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据记载,早在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流行,唐代之后达到鼎盛,不仅皇室显贵视之为珍宝,文人墨客也推崇备至,纷纷将蓝田玉记在纸背、传于口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便是对蓝田玉文化最美的诠释。
蓝田玉俗称“菜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纹理精密,具有一玉多色的特点。其用途也极为广泛,可作为饰品、摆件。同时由于它的形成地位于蓝田县泉水眼周边,常年接受温泉水冲洗,富含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美容、保健等功效,因此也称为“保健玉”。
古法与新艺的深度融合、深厚底蕴与精湛技艺的创新传承,使延续4000多年的青睐仍为蓝田玉驻足。为了保护这一传统特色品牌,2004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对蓝田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何用好这块金字招牌,推动蓝田玉在特色产业提速发展的“快车道”上焕发新彩,成为摆在蓝田县面前的新命题。
近年来,蓝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蓝田玉加工、营销等环节,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标准,同时鼓励蓝田玉加工企业积极注册自有商标,通过“地理标志+企业商标”的品牌双轮驱动模式,带动这一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全县涌现出“玉见阿林”、“杨大师”等一批蓝田玉优质品牌,产业发展底色越来越足。
这几年,为维护蓝田玉良好的口碑和地标品牌形象,蓝田县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对接中国防伪协会国家地理标志网,指导使用蓝田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经营主体,率先为蓝田玉产品贴上防伪追溯码。这一举措的落地,使市场上一些假玉、低级玉借假蓝田玉之名扰乱市场、伤害口碑的现象“药到病除”,不仅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也为蓝田玉产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蓝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蓝田玉雕工艺已形成独特体系。一件精美的蓝田玉雕成品,要经过选材、设计、琢磨、抛光、过蜡等几十道工序,创作过程讲究因色取巧、因材施艺,成品独特唯一、形象各异。
美玉传美名,古韵展新风。在多方精心培育和地理标志品牌的加持下,蓝田玉更显发展活力,特色产业“蛋糕”越做越大。目前,蓝田县共有玉石加工企业、作坊30多家,玉雕类经营店铺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除此之外,蓝田玉已不局限于制作艺术品或生活实用品,而是围绕人物、花鸟鱼虫、山水田园等,开发出玉雕创意产品500多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前不久,“秦派玉雕”项目专家现场为蓝田玉产业提质发展“把脉问诊”。随着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在蓝田落地,新元素、新业态加快涌现,一个以蓝田玉为核心的文旅商多元一体发展格局越来越清晰,当地群众兴产业、促增收的新路子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