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1日
汉中:把“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本报记者 姚远
今年,汉中市以“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为统揽,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百千”示范创建,动员镇村在细节上下功夫,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描绘出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8月16日,在留坝县火烧店镇烧房坝村,植被漫山茂密,道路一尘不染。村民的房前屋后,篱笆菜园,竹编鸡舍、码放的柴垛、木材制作的墙面装饰的“微改造”……一改往日的脏乱差,变得干净、整洁。院墙边葱郁的绿植和盛开的花朵,让人感到惬意、悠然。
留坝县秉承“多花心思少花钱”理念,引导全县各村因村施策,不搞样子工程,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真正把“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在玉皇庙镇下西河村,村民房屋墙体上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墙画,让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道路旁的“木头树苗”小巧精致;庭院中的竹子桌椅更显优雅;石头筑起的围栏交错有序,前来旅游的人赞不绝口。
“原来都是大白墙,现在画上了示范园里的大樱桃,真好看!”顺着村民胡俊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幅幅简单的创意墙绘,将墙绘艺术融入乡村文明,提升了乡村文化品质,也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在江口镇青岗坪村,一排排民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宽阔通畅,一堆堆废柴别具一格……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生态画卷。废弃的树桩摇身变成了香菇景观节点,脏乱的绿化带平整围栏后成了“老妈菜园”,废旧轮胎成了亮丽的独特景观。
“木柴是农户生火做饭和取暖的必需品,但是集中安置点如何处理散乱堆放的木柴,当时是摆在我们村干部面前的一个问题。”青岗坪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强说,通过镇村干部集思广益,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找来图样“摆弄”,乡村大舞台上用木材搭建的“丰”字,寓意村民人寿年丰,生活丰富多彩;把绿化带改造成“老妈菜园”;柴堆变微景观,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在佛坪县西岔河镇银厂沟村,村庄主干道“白改黑”、山水画卷文化墙、田园花海和整洁的房屋外墙,让人耳目一新。该村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评比机制,采取“一户一策、一院一景”思路,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打造富有创意的特色微景观,每月组织开展人居环境大检查大评比,将评比结果与年底村集体分红挂钩,激发村民打造“美丽庭院”的积极性。
通过听群众口述、查历史记载,深入挖掘银厂沟村“渡船口”、“金洞子”、“炼银厂”等历史故事,展现了银厂沟村的日月更迭,也是群众用自己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的见证。
如今,在汉中农村,破轮胎、旧水缸、碎砖瓦、老照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成为“微改造、精提升”的“宝贝疙瘩”,既为人们留下了记忆,又让人记住了乡愁。
今年,汉中市以“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为统揽,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百千”示范创建,动员镇村在细节上下功夫,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描绘出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8月16日,在留坝县火烧店镇烧房坝村,植被漫山茂密,道路一尘不染。村民的房前屋后,篱笆菜园,竹编鸡舍、码放的柴垛、木材制作的墙面装饰的“微改造”……一改往日的脏乱差,变得干净、整洁。院墙边葱郁的绿植和盛开的花朵,让人感到惬意、悠然。
留坝县秉承“多花心思少花钱”理念,引导全县各村因村施策,不搞样子工程,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真正把“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在玉皇庙镇下西河村,村民房屋墙体上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墙画,让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道路旁的“木头树苗”小巧精致;庭院中的竹子桌椅更显优雅;石头筑起的围栏交错有序,前来旅游的人赞不绝口。
“原来都是大白墙,现在画上了示范园里的大樱桃,真好看!”顺着村民胡俊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幅幅简单的创意墙绘,将墙绘艺术融入乡村文明,提升了乡村文化品质,也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在江口镇青岗坪村,一排排民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宽阔通畅,一堆堆废柴别具一格……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生态画卷。废弃的树桩摇身变成了香菇景观节点,脏乱的绿化带平整围栏后成了“老妈菜园”,废旧轮胎成了亮丽的独特景观。
“木柴是农户生火做饭和取暖的必需品,但是集中安置点如何处理散乱堆放的木柴,当时是摆在我们村干部面前的一个问题。”青岗坪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强说,通过镇村干部集思广益,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找来图样“摆弄”,乡村大舞台上用木材搭建的“丰”字,寓意村民人寿年丰,生活丰富多彩;把绿化带改造成“老妈菜园”;柴堆变微景观,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在佛坪县西岔河镇银厂沟村,村庄主干道“白改黑”、山水画卷文化墙、田园花海和整洁的房屋外墙,让人耳目一新。该村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评比机制,采取“一户一策、一院一景”思路,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打造富有创意的特色微景观,每月组织开展人居环境大检查大评比,将评比结果与年底村集体分红挂钩,激发村民打造“美丽庭院”的积极性。
通过听群众口述、查历史记载,深入挖掘银厂沟村“渡船口”、“金洞子”、“炼银厂”等历史故事,展现了银厂沟村的日月更迭,也是群众用自己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的见证。
如今,在汉中农村,破轮胎、旧水缸、碎砖瓦、老照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成为“微改造、精提升”的“宝贝疙瘩”,既为人们留下了记忆,又让人记住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