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7日
记忆中的夏天
丁继坤
今年夏天入伏以来,火球一样的太阳像发了疯似的,日甚一日,气温不断升高。每当我在家里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时,不由回想起孩童时的酷暑,各种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夏天的太阳无情地喷吐着热气,树叶被烈日晒得卷了起来,庄稼被晒得耷拉着脑袋,就连地上的黄土都是烧得直烫脚。大家见面,互相问候的不再是“吃饭了没有”,而最多的一句话是“天气真热,如果能下一场透雨就好了”。当时农村没有通电,防暑降温根本谈不上什么电风扇、空调之类的家用电器。那时候,很少人知道天气预报,自然不知道气温到底有多少度,总感觉天气炎热。
夏天,热浪逼人,人们坐在村中那棵老槐树下歇凉,想午休只能睡在屋里有点凉气的角落。夜幕降临,火烧云把天边燃得红红的,说明明天又是一个炎热的艳阳天。吃过晚饭,人们三五成群来到黄河崖边,唠家常、谝闲传,手拿蒲扇,借风纳凉。那些调皮捣蛋、不知疲倦的小孩,有的泡在涝池的水里游泳、打水仗;有的捉迷藏,取笑打闹玩游戏,直至大人回家呼叫才作罢。回到家后还是热浪滚滚,难以入睡,大人只好到院子里铺一张竹席,让小孩躺在上面,眼观满天繁星,耳听神话故事,在露天乘凉中慢慢进入梦乡。
每年到了三伏天,正是秋季作物管理的关键季节,农民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在玉米作物长到半人高时,人们顶着烈日,头戴草帽,到地里锄草、施肥,脸上豆大的汗水流淌而下,浑身湿透。这时才能深切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滋味。劳作中裸露出的胳臂被玉米叶子划了一道又一道血印,出汗后生疼生疼的。为了赶在气温升高前把农活干完,父亲天还没亮就赶到地里干活,中午回家休息一会儿,下午又下地劳动。
那时候,下地劳动时人们提上水壶,渴了喝几口凉开水,心慌了口含几粒人丹,这就是防暑降温物品。
如今在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不管外面气温有多高,以空调、电风扇等为代表的夏日“清凉家电”走入千家万户。一走进屋内,顿时感到全身凉爽,与过去的生活相比真是天差地别。这真是:昔日天热受熬煎,高温袭来湿衣衫;如今乘凉家电全,幸福生活赛神仙。
今年夏天入伏以来,火球一样的太阳像发了疯似的,日甚一日,气温不断升高。每当我在家里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时,不由回想起孩童时的酷暑,各种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夏天的太阳无情地喷吐着热气,树叶被烈日晒得卷了起来,庄稼被晒得耷拉着脑袋,就连地上的黄土都是烧得直烫脚。大家见面,互相问候的不再是“吃饭了没有”,而最多的一句话是“天气真热,如果能下一场透雨就好了”。当时农村没有通电,防暑降温根本谈不上什么电风扇、空调之类的家用电器。那时候,很少人知道天气预报,自然不知道气温到底有多少度,总感觉天气炎热。
夏天,热浪逼人,人们坐在村中那棵老槐树下歇凉,想午休只能睡在屋里有点凉气的角落。夜幕降临,火烧云把天边燃得红红的,说明明天又是一个炎热的艳阳天。吃过晚饭,人们三五成群来到黄河崖边,唠家常、谝闲传,手拿蒲扇,借风纳凉。那些调皮捣蛋、不知疲倦的小孩,有的泡在涝池的水里游泳、打水仗;有的捉迷藏,取笑打闹玩游戏,直至大人回家呼叫才作罢。回到家后还是热浪滚滚,难以入睡,大人只好到院子里铺一张竹席,让小孩躺在上面,眼观满天繁星,耳听神话故事,在露天乘凉中慢慢进入梦乡。
每年到了三伏天,正是秋季作物管理的关键季节,农民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在玉米作物长到半人高时,人们顶着烈日,头戴草帽,到地里锄草、施肥,脸上豆大的汗水流淌而下,浑身湿透。这时才能深切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滋味。劳作中裸露出的胳臂被玉米叶子划了一道又一道血印,出汗后生疼生疼的。为了赶在气温升高前把农活干完,父亲天还没亮就赶到地里干活,中午回家休息一会儿,下午又下地劳动。
那时候,下地劳动时人们提上水壶,渴了喝几口凉开水,心慌了口含几粒人丹,这就是防暑降温物品。
如今在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不管外面气温有多高,以空调、电风扇等为代表的夏日“清凉家电”走入千家万户。一走进屋内,顿时感到全身凉爽,与过去的生活相比真是天差地别。这真是:昔日天热受熬煎,高温袭来湿衣衫;如今乘凉家电全,幸福生活赛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