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沃野涌新潮 沙地起绿洲
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第一农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示范项目。
采访团一行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第一农场的玉米田。
在榆阳区巴拉素镇新庙滩村,该镇副镇长杜梦晨(左)介绍王家峁宜居型伙场。
采访团一行在榆阳区岔河则乡郑家梁村采访伙场经济。
采访团一行在榆阳区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采访治沙历程。 本版图片由记者 孙金龙 摄
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杨杰
老城老街老味道,青砖古瓦慢时光。6月27日上午,走出榆林市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一行又漫步在青石铺就的榆林古城街道上。看着路两旁的商铺和人家,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历史和浓浓烟火气。
在榆林市榆阳区,吸引人的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异军突起的伙场经济以及薪火相传的治沙精神。近年来,围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线,榆阳区抓改革、促融合,不遗余力发展特色产业,厚植生态底色,打造出一系列“榆阳模式”、“榆阳经验”,描绘出经济强、文化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榆阳。
1 水润田畴浇出如画“丰”景
站在榆阳区小纪汗镇小纪汗村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中,3600多亩玉米苗郁郁葱葱,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绿波。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滴灌输水管道有序分布,地头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加紧作业。
如此现代化、标准化的高效农田令调研采访团惊奇不已。水从哪里来?沙地如何变良田?大伙不禁连连发问。
“我们独创了沙地多管井的灌溉方式,这种方式省水省力,效果还好,不仅有效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还让原先产量低下的旱地变成了高产田。”榆阳区农田水利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王惠介绍,这两年,他们在小纪汗村实施了漫灌改滴灌项目,通过修井修路、铺设管道、完善农田防护林等措施实现亩均增产20%以上,真正让农民种上了“致富田”、“幸福田”。
粮食要增产,科技是关键。在位于小纪汗镇大纪汗村的陕西大地种业第一农场,路两边的玉米苗已经长到了半人高,成片的马铃薯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田间的大型喷灌设施不停运转,喷出均匀的水雾。
“我们现在种植、管护、收获都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家看到的是智能滴灌控制系统,通过后台程序设置浇水时间和流量,就能实现自动精准浇灌。”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自动化灌溉设备管理房内,集团薯业事业部总经理郝永康指着屏幕说,这套设备24小时运转,全自动监控,工人只需去田间巡查,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目前已形成“种养加”相结合、“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绿色大循环产业链,为榆阳区及周边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榆阳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采取节水改造、补灌扩面、技术推广三条路径,推广漫灌改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四位一体”集雨补灌、软体集雨窖五种高效旱作节水模式,仅今年就实施项目近8万亩。
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传统农业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赋能农业增值。
2 “方寸伙场”变成“致富新地”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羊舍草棚有序排列,菜园花园景色别致……这是当天下午,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走进榆阳区岔河则乡郑家梁村时看到的一幕。
“这是我们郑家梁伙场的产品服务区,里面有废旧物回收点、便民驿站、议事屋等,既为村民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也让游客感受到了伙场经济的多样形式。”岔河则乡副乡长朱新伟对调研采访团成员说,“这两年,我们将村里的闲置庭院、空地规划改造成共享菜园、草棚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在榆阳区,形式各异的伙场随处可见。这些以前杂乱无章的空闲地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果园、花园、菜园等,村民也从日渐红火的“伙场经济”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原先搭个草棚就是羊圈,又脏又乱,尤其下雨喂羊,满脚都是泥。改造后,里里外外都大变样,不光羊舍变干净了,村里的环境都好了。”说起现在的伙场,榆阳区巴拉素镇新庙滩村王家峁组村民刘殿玉满脸带笑。
打开围栏网子、拆除废旧房子、收回伙场盘子、摊好伙场份子、建好蔬菜园子、饲草垛进棚子……为推进“伙场改革”,新庙滩村利用村民腾退出来的公共空间开展裸露土地综合治理,就地取材建设葡萄园、小果园、苜蓿园、蔬菜园,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实现了伙场变花园、村庄变景点。
“王家峁伙场改造后村庄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很满意。”巴拉素镇镇长杜梦晨对发展伙场经济很有信心,“去年以来,我们打造了一批功能多样的伙场,村子环境大改观,村风民风大提升,还带动了养殖业扩规模、增效益。”
这几年,榆阳区整合投入1亿元,在北部草滩区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在南部山区推广“庭院经济”。把伙场、庭院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有效利用“半劳力”、“弱劳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方寸伙场”建成了增收致富、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地”。
3 接续治沙建起“塞上绿洲”
乘车行驶在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覆盖着沙柳、柠条、臭柏和樟子松的沙梁,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穿过绿影婆娑的步道,驻足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展览馆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2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眼前。这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治沙精神,也是一代代治沙姑娘用汗水和智慧浇筑的精神丰碑。
“以前我们这里可不是这样。‘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河滚滚流,十种九不收’是我小时候听过的一个顺口溜,说的就是50多年前的补浪河。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绿色,是我们一棵树一棵树种出来的,背后充满了艰辛和努力。”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15任连长高艺玲的介绍下,调研采访团成员重温了那段治沙姑娘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
补浪河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流沙曾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补浪河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噬。为了改变生存环境,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
换茬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当年就从咱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启了治沙造林的征程。多年来,一代代治沙女民兵接力征服沙漠,逐步改善了生态。”说起治沙连的历史,高艺玲很是自豪。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40多年来,治沙姑娘们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以治理沙害为己任,扎根大漠,顽强拼搏,坚持不懈地治沙造林,累计治理荒漠14225亩,和当地群众一道在荒滩大漠上建起一片片沙海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茫茫荒漠呈现出勃勃生机。
风卷黄沙万里天,治沙姑娘挺进荒漠写下不朽传奇;绿染塞上满目新,塞上儿女持之以恒筑牢生态屏障。如今的补浪河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蓝天白云与阡陌纵横的农田交相辉映,诗意盎然的田园画卷美不胜收,已成为榆阳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采访团一行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第一农场的玉米田。
在榆阳区巴拉素镇新庙滩村,该镇副镇长杜梦晨(左)介绍王家峁宜居型伙场。
采访团一行在榆阳区岔河则乡郑家梁村采访伙场经济。
采访团一行在榆阳区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采访治沙历程。 本版图片由记者 孙金龙 摄
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黄敏 杨杰
老城老街老味道,青砖古瓦慢时光。6月27日上午,走出榆林市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一行又漫步在青石铺就的榆林古城街道上。看着路两旁的商铺和人家,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历史和浓浓烟火气。
在榆林市榆阳区,吸引人的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异军突起的伙场经济以及薪火相传的治沙精神。近年来,围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线,榆阳区抓改革、促融合,不遗余力发展特色产业,厚植生态底色,打造出一系列“榆阳模式”、“榆阳经验”,描绘出经济强、文化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榆阳。
1 水润田畴浇出如画“丰”景
站在榆阳区小纪汗镇小纪汗村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示范田中,3600多亩玉米苗郁郁葱葱,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绿波。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滴灌输水管道有序分布,地头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加紧作业。
如此现代化、标准化的高效农田令调研采访团惊奇不已。水从哪里来?沙地如何变良田?大伙不禁连连发问。
“我们独创了沙地多管井的灌溉方式,这种方式省水省力,效果还好,不仅有效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还让原先产量低下的旱地变成了高产田。”榆阳区农田水利综合开发中心主任王惠介绍,这两年,他们在小纪汗村实施了漫灌改滴灌项目,通过修井修路、铺设管道、完善农田防护林等措施实现亩均增产20%以上,真正让农民种上了“致富田”、“幸福田”。
粮食要增产,科技是关键。在位于小纪汗镇大纪汗村的陕西大地种业第一农场,路两边的玉米苗已经长到了半人高,成片的马铃薯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田间的大型喷灌设施不停运转,喷出均匀的水雾。
“我们现在种植、管护、收获都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家看到的是智能滴灌控制系统,通过后台程序设置浇水时间和流量,就能实现自动精准浇灌。”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自动化灌溉设备管理房内,集团薯业事业部总经理郝永康指着屏幕说,这套设备24小时运转,全自动监控,工人只需去田间巡查,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大地种业集团目前已形成“种养加”相结合、“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绿色大循环产业链,为榆阳区及周边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榆阳区举全区之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采取节水改造、补灌扩面、技术推广三条路径,推广漫灌改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四位一体”集雨补灌、软体集雨窖五种高效旱作节水模式,仅今年就实施项目近8万亩。
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下,传统农业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赋能农业增值。
2 “方寸伙场”变成“致富新地”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羊舍草棚有序排列,菜园花园景色别致……这是当天下午,2023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团走进榆阳区岔河则乡郑家梁村时看到的一幕。
“这是我们郑家梁伙场的产品服务区,里面有废旧物回收点、便民驿站、议事屋等,既为村民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也让游客感受到了伙场经济的多样形式。”岔河则乡副乡长朱新伟对调研采访团成员说,“这两年,我们将村里的闲置庭院、空地规划改造成共享菜园、草棚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在榆阳区,形式各异的伙场随处可见。这些以前杂乱无章的空闲地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果园、花园、菜园等,村民也从日渐红火的“伙场经济”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原先搭个草棚就是羊圈,又脏又乱,尤其下雨喂羊,满脚都是泥。改造后,里里外外都大变样,不光羊舍变干净了,村里的环境都好了。”说起现在的伙场,榆阳区巴拉素镇新庙滩村王家峁组村民刘殿玉满脸带笑。
打开围栏网子、拆除废旧房子、收回伙场盘子、摊好伙场份子、建好蔬菜园子、饲草垛进棚子……为推进“伙场改革”,新庙滩村利用村民腾退出来的公共空间开展裸露土地综合治理,就地取材建设葡萄园、小果园、苜蓿园、蔬菜园,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实现了伙场变花园、村庄变景点。
“王家峁伙场改造后村庄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很满意。”巴拉素镇镇长杜梦晨对发展伙场经济很有信心,“去年以来,我们打造了一批功能多样的伙场,村子环境大改观,村风民风大提升,还带动了养殖业扩规模、增效益。”
这几年,榆阳区整合投入1亿元,在北部草滩区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在南部山区推广“庭院经济”。把伙场、庭院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有效利用“半劳力”、“弱劳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方寸伙场”建成了增收致富、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地”。
3 接续治沙建起“塞上绿洲”
乘车行驶在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覆盖着沙柳、柠条、臭柏和樟子松的沙梁,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穿过绿影婆娑的步道,驻足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展览馆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2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眼前。这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治沙精神,也是一代代治沙姑娘用汗水和智慧浇筑的精神丰碑。
“以前我们这里可不是这样。‘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河滚滚流,十种九不收’是我小时候听过的一个顺口溜,说的就是50多年前的补浪河。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绿色,是我们一棵树一棵树种出来的,背后充满了艰辛和努力。”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15任连长高艺玲的介绍下,调研采访团成员重温了那段治沙姑娘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
补浪河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流沙曾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补浪河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噬。为了改变生存环境,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
换茬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当年就从咱们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启了治沙造林的征程。多年来,一代代治沙女民兵接力征服沙漠,逐步改善了生态。”说起治沙连的历史,高艺玲很是自豪。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40多年来,治沙姑娘们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以治理沙害为己任,扎根大漠,顽强拼搏,坚持不懈地治沙造林,累计治理荒漠14225亩,和当地群众一道在荒滩大漠上建起一片片沙海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茫茫荒漠呈现出勃勃生机。
风卷黄沙万里天,治沙姑娘挺进荒漠写下不朽传奇;绿染塞上满目新,塞上儿女持之以恒筑牢生态屏障。如今的补浪河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蓝天白云与阡陌纵横的农田交相辉映,诗意盎然的田园画卷美不胜收,已成为榆阳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