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纠纷不出村 邻里更和睦
  本报记者 张晓强
  “每次听完讲座,我都有新收获。像今天讲的预防非法集资内容,让大家的防范意识更强了,很多不必要的‘坑’今后也就避免了。”6月26日,参加完法律知识讲座后,杜陵村一组中心户长蓝驰受益匪浅。
  盛夏时节,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杜陵村村委会广场上,每周都会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随后还有广场舞、扭秧歌、打渔鼓等娱乐活动,这里俨然成了村民的欢乐大舞台。
  两年前,杜陵村成功入选全国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后,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而是将荣誉化为前进的动力,持续巩固和推进民主法治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增强。
  “自从建了文化广场,我们将道德熏陶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变成常态化活动,常年不间断。村上还根据实际将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树立文明新风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大家相互学习、互相监督。”杜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锦庄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村上还成立了由7名调解员组成的调委会,定期邀请律师、法官对村民进行培训,确保纠纷不出村就能化解。
  6月中旬,村民蓝树立和李娜因为房前屋后的空地使用问题产生纠纷,他们找到杜陵村调委会要求调解。律师告诉双方,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双方在未经村委会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都不占理。户长、调解员和村干部也随即为双方做工作,最后,两人表示理解并承诺将空地上的杂物各自搬回,矛盾纠纷随之化解。
  此类调解案例在杜陵村还有很多,调解员和律师依法说理,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维护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稳定。
  杜陵村积极推行中心户长制,通过户长宣传,用法律知识就地化解群众矛盾。每个季度,举办一次“道德评议日”活动,选出孝老敬老、崇德向善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建成了一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好人”队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几年来,我们村的道路、路灯、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使得村容村貌、群众生活、村风民风有了很大提升,群众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蓝锦庄高兴地说。
  近年来,杜陵村先后荣获西安市信用乡村、西安市电商示范村、西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试点村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强村、文明乡村、法治乡村。
  “如今的杜陵村,人心向善向好,打架斗殴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大家在学法用法中相互追赶,形成了‘人人知法学法、户户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狄寨街道党工委书记答小迎介绍,随着狄寨街道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和法治进村工作的有序推进,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显著提升。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