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刘建飞:扶到根上 帮到点上


本报记者 辜希静 通讯员 王树强 杨亮 文/图
11月20日深夜,府谷县碛塄农业园区王家洼村委会还亮着一盏灯,刘建飞正专注地在整理当天的下乡走访笔记。“抓紧时间把走访了解的情况整理总结好,有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他说。
刘建飞来自府谷县财政局,2018年5月被派往王家洼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以来,王家洼村里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稳扎稳打抓党建
“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确保村过硬、户过硬、人过硬,高质量完成王家洼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刘建飞说。
通过召开会议、上门入户、电话沟通等形式,刘建飞对全村598户1722人进行了彻底调查,详细掌握了每户的基本情况,尤其对建档立卡的35户贫困户做到了精准核实,心中有数。同时,他以“党建+”为抓手,通过开展“抓党建促脱贫”聚起脱贫攻坚合力。
刘建飞还推广了“党支部+合作社+扶贫互助协会+爱心超市+贫困户”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星级创建追赶超越”活动,使全村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全心全意助脱贫
扶贫扶长远,关键看产业。进到村里后,刘建飞根据每个家庭具体情况,对照“八个一批”扶贫措施,因户施策。截至目前,该村实施产业带动11户,5户贫困户搬入新府山小区;解决贫困户就业8人,公益专岗5人;解决13户住房问题,14人享受国家五保补助资金;为贫困家庭学生争取助学金6.7万元。
“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带电梯的楼房。”搬迁到新府山小区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杨根怀,推开落地窗户时一脸喜悦。
“目前,该村有扶贫互助协会、爱心超市、慈善互助会、农机具服务中心、9个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5个养殖场。全村养殖羊子500多只、猪120多头。”碛塄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军介绍,自从刘建飞来到王家洼村,村里变化很大。
因地制宜谋幸福
据了解,王家洼村是解放战争时期府谷县委县政府办公所在地,这里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近年来,碛塄农业园区党工委对其进行旧貌恢复修缮,王家洼成为该县党员干部重要的主题活动场所。
目前,王家洼村完成新建水泥路500米、砂石路2公里,维修砂石路20公里;新建50立方米蓄水池9个,灌溉山地机井1处,更换和维修多个自然村的上水管道及水泵;平整土地400多亩,村集体合作社种植中药材300亩、花果树50亩。转眼间,一个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逐渐显现出来了。
“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让王家洼村面子和里子都一样光鲜亮丽,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下一步,刘建飞计划利用打造王家洼革命旧址的契机,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