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罗云斌:产业带动 精准扶贫
    罗云斌(左二)到贫困户家里慰问。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11月15日,乾县临平镇周家河村风和日丽,田野与村庄沐浴在一片清辉中。站在村委会前平整的水泥路上,一边是满坡麦苗青葱和农人忙碌的身影,一边是村委会前文化广场上旗帜迎风招展。这里,房舍错落有序,村道纵横交错。
  今日的周家河村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一片欣欣向荣,呈现勃勃生机。三年前,这偌大的文化广场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除了主干道,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
  改变从一个人开始。2016年,50岁的罗云斌被乾县市场监管局选派到周家河村任第一书记。“村里全是土路,一到下雨天,进出两脚泥,不仅影响群众出行,还影响生活生产的积极性。”回想刚驻村时的场景,罗云斌感慨万千。
  驻村初期,为了尽快了解村情民情和贫困户家庭状况,罗云斌走遍了村子,与村干部、贫困户交流,了解致贫原因。他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着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信息。
  “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除了修路,就是耕地的浇水问题。”在走家串户中,罗云斌看到了群众面临的困难,听到很多贫困户的心声。他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认真总结贫困“病根”,谋划帮扶措施,制定脱贫详细方案,为周家河村“把好脉,开好方”。
  要想拔掉“穷根”,就得先把路修好,解决群众的出行,让农产品出得去、外界资源进得来。方案确定后,罗云斌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与乾县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大马力修路搭桥,改善周家河村基础设施。
  2017年,周家河村所有村道全部硬化。2018年,周家河村外一处断塌了15年的桥修好通行。同时,村里实施绿化工程,安装路灯,设置垃圾固定倒放点,修建文化广场,配套健身器材……不到两年时间,周家河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样。
  “我是个农村娃,对农村、农民比较了解。路不好,住不好,环境脏乱差,人干啥都没心劲。脱贫的重要途径就是修路,改善基础设施,这一步必须走好。”罗云斌说这只是开始,真正要走出贫困实现致富奔小康,还要靠发展产业。
  周家河村有379户135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98人。驻村后,罗云斌反复调研,根据贫困户个人情况,鼓励大家搞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多渠道创收。人居环境的改善,也赋予乡村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活力,群众干劲十足。2018年,周家河村脱贫“摘帽”,迈入发展阶段。
  今年,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花椒产业园项目落户周家河村。为巩固脱贫成果,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罗云斌发动41户贫困户积极流转土地,参与到项目建设和运营中。
  “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贫困户不但有流转费和年终分红的收入,还能分身出来干零工,或外出务工创收。”采访当天,正值花椒产业园举行开园仪式,罗云斌格外激动。
  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夜,罗云斌怀揣赤子之心,见证了周家河村发展、壮大的一点一滴。没有豪言壮语,但在扶贫路上,处处都有他践行初心使命的足迹。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