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柞水县 养老助餐暖人心 “暖心食堂”溢温情
李字武 本报记者 靳天龙
10月30日,临近中午,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暖心食堂”逐渐热闹起来,40多位老人陆续前来就餐。“社区办的‘暖心食堂’,饭菜热乎可口,味道好,给我们老年人解决了大难题。”社区居民张方印说。
据了解,2024年以来,柞水县精准聚焦城乡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
沙坪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辖区内独居、留守的高龄老人日益增多。“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专项补贴,实地勘察筛选合适场地,严格审核餐饮服务合作方资质,在社区建成了约80平方米的老年营养助餐点,于9月初正式投入运营。”沙坪社区监委会主任何云峰介绍。
解决了“去哪吃”,“如何吃好”“怎么吃对”成为社区新的工作着力点。沙坪社区根据老年群体特殊需求,不仅注重营养搭配,更关照部分老人牙口不佳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调整餐食软硬 度 ,让老 人们吃 得 舒心、安心。
“我们的菜品坚持少油、少盐,菜单由社区联合专业营养师共同拟定,每周提前公示。所有食材采购及烹饪费用由社区专项经费承担,老人只需按时前来,按需取用,就能享用可口餐食。”沙坪社区工作人员张珲说。
据统计,该社区助老餐服务已开展50余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送餐700余次,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多方资源支持,将分散居住的老人全部纳入送餐范围,确保每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能按时吃上热乎饭菜。”沙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代邦良表示。
同样洋溢着温暖饭香的,还有小岭镇常湾村的乡村互助幸福院。每日午间,这里都汇聚着 30多位老人,他们或安心就餐,或弈棋闲聊,欢声笑语萦绕整个院落。
这处乡村互助幸福院由退休教师魏祖学于2016年利用自家院落创办。8年间,他先后投入5万余元,不断改善设施、修缮房屋,让这份温暖从“舌尖”直抵“心间”。
沙坪社区的“暖心食堂”与常湾村的互助幸福院,正是柞水县创新养老助餐服务的生动缩影。据悉,2024年至今,柞水县已投入财政资金74万元,建成7个老年助餐点,让全县超过3500位老年人受益于此项暖心工程。
10月30日,临近中午,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暖心食堂”逐渐热闹起来,40多位老人陆续前来就餐。“社区办的‘暖心食堂’,饭菜热乎可口,味道好,给我们老年人解决了大难题。”社区居民张方印说。
据了解,2024年以来,柞水县精准聚焦城乡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
沙坪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辖区内独居、留守的高龄老人日益增多。“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专项补贴,实地勘察筛选合适场地,严格审核餐饮服务合作方资质,在社区建成了约80平方米的老年营养助餐点,于9月初正式投入运营。”沙坪社区监委会主任何云峰介绍。
解决了“去哪吃”,“如何吃好”“怎么吃对”成为社区新的工作着力点。沙坪社区根据老年群体特殊需求,不仅注重营养搭配,更关照部分老人牙口不佳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调整餐食软硬 度 ,让老 人们吃 得 舒心、安心。
“我们的菜品坚持少油、少盐,菜单由社区联合专业营养师共同拟定,每周提前公示。所有食材采购及烹饪费用由社区专项经费承担,老人只需按时前来,按需取用,就能享用可口餐食。”沙坪社区工作人员张珲说。
据统计,该社区助老餐服务已开展50余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送餐700余次,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多方资源支持,将分散居住的老人全部纳入送餐范围,确保每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能按时吃上热乎饭菜。”沙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代邦良表示。
同样洋溢着温暖饭香的,还有小岭镇常湾村的乡村互助幸福院。每日午间,这里都汇聚着 30多位老人,他们或安心就餐,或弈棋闲聊,欢声笑语萦绕整个院落。
这处乡村互助幸福院由退休教师魏祖学于2016年利用自家院落创办。8年间,他先后投入5万余元,不断改善设施、修缮房屋,让这份温暖从“舌尖”直抵“心间”。
沙坪社区的“暖心食堂”与常湾村的互助幸福院,正是柞水县创新养老助餐服务的生动缩影。据悉,2024年至今,柞水县已投入财政资金74万元,建成7个老年助餐点,让全县超过3500位老年人受益于此项暖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