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陕西3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超1.7万亿元
本报讯(记者 黄敏)11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陕西以“链长制”为核心抓手,聚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全省工业呈现现代能源稳盘、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新赛道涌现的良好态势。
为健全“链长制”工作机制,陕西明确29位省级领导担任链长,形成链长统筹、链主带动、专班服务、省市协同工作格局。1月至9月,全省3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超1.7万亿元,7条产业链产值破千亿元,9条产业链增速超两位数,西安市航空、宝汉天工业母机等3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稳增长与提质量双轮驱动下,陕西印发产业链群建设行动方案,细化34条产业链年度目标与任务。1月至9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链贡献了78.56%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8%、19.7%、31.6%,为后续发展蓄能。
创新驱动为产业赋能。陕西依托秦创原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实施校企协同攻关“百团计划”与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累计支持284个技术项目产业化,建成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2家,企业技术中心540家。隆基绿能、炬光科技等企业多项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立芯光电相关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陕西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链主企业”培育体系,34条产业链聚集规上工业企业4155户、上市企业65户;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7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1.15万户、专精特新企业1294户,龙头引领、中小活跃的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今年1月至9月,全省累计举办产业链对接会25场,签约项目546个,总金额超2152亿元;推行“一链一行”制度,产业链相关企业贷款余额6076.59亿元;优化园区承载能力,畅通“陕企通”服务渠道,精准解决产业链堵点问题。
接下来,陕西将持续深化“链长制”,强化内培外引与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链群量质双升,助力新型工业化纵深推进,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为健全“链长制”工作机制,陕西明确29位省级领导担任链长,形成链长统筹、链主带动、专班服务、省市协同工作格局。1月至9月,全省3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超1.7万亿元,7条产业链产值破千亿元,9条产业链增速超两位数,西安市航空、宝汉天工业母机等3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稳增长与提质量双轮驱动下,陕西印发产业链群建设行动方案,细化34条产业链年度目标与任务。1月至9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链贡献了78.56%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7.8%、19.7%、31.6%,为后续发展蓄能。
创新驱动为产业赋能。陕西依托秦创原平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实施校企协同攻关“百团计划”与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累计支持284个技术项目产业化,建成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2家,企业技术中心540家。隆基绿能、炬光科技等企业多项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立芯光电相关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陕西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链主企业”培育体系,34条产业链聚集规上工业企业4155户、上市企业65户;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79万户、高新技术企业1.15万户、专精特新企业1294户,龙头引领、中小活跃的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今年1月至9月,全省累计举办产业链对接会25场,签约项目546个,总金额超2152亿元;推行“一链一行”制度,产业链相关企业贷款余额6076.59亿元;优化园区承载能力,畅通“陕企通”服务渠道,精准解决产业链堵点问题。
接下来,陕西将持续深化“链长制”,强化内培外引与服务保障,推动产业链群量质双升,助力新型工业化纵深推进,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