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5日
鱼儿“游”进温室大棚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杨雪 袁欣
11月2日一大早,在富县张村驿镇鄜川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合作社的暖棚里,“哗啦啦……”一阵水声从棚内传出,打破了山野间的清冷。
合作社负责人南北平站在池边,手里拿着网兜轻拨水面,笑着说:“快来看这鱼,多欢实,过阵子就能给客商送过去了。”
南北平跟水产打交道多年,一直想把南方的好鱼引到北方来养。可在大伙儿的印象里,加州鲈鱼、中华鲟都是南方水域的“娇客”,北方天冷水凉,哪能养得活?
北方也能养南方鱼?这得从南北平那些“碰壁”的日子说起。2015年,合作社刚成立时,南北平凭着一腔热情盲目试养。可北方季节分明,冬天水温一降,鱼儿要么长得慢,要么有病害,忙活好几年,不仅没赚钱,还白搭了不少功夫。
“咱守着川口水库的好水,却连鱼都养不好,夜里都睡不着觉。”南北平摸着鱼池的边缘,想起从前的难处,语气里满是感慨。
2020年,省市专家专程来到合作社,拿着检测仪器测水质、查环境。最后告诉南北平,这里的水特别适合养高附加值的冷水鱼,只要解决水温问题,准能成。
专家的话给南北平吃了定心丸。2024年3月,1.2万尾精心挑拣的加州鲈鱼苗先“住”进了暖棚;6月,5000尾中华鲟幼鱼也赶来“安家”。4300平方米的暖棚像个“保温罩”,把水温稳稳控在15℃~20℃ ,正好合了这些南方鱼的“心意”。每个池子都装了循环水泵,24小时活水流通,池底倾斜设计还能让鱼粪自动集中排出。
“鱼儿住得干净,才不爱生病,长得快。”南北平当场捞起一尾中华鲟,“你们看,才一年半就长到2斤多,病害少、好饲养,一个池子保守估计能产5000斤鱼。”
在这里,“养鱼先养水”不是嘴上说说,每天清晨,工作人员第一件事就是提着检测箱到池边,取样、加试剂、摇晃、静置、比色,一套流程做得丝毫不差。
“你瞧,这颜色快到临界线了,马上就得换水。”南北平指着比色卡说,水来自上游的川口水库,先在沉淀池净化,再慢慢注入鱼池,连换多少水都得算准了,就怕鱼儿不适应。
更让南北平暖心的是,合作社每一步都有镇里“保姆式”的帮忙。张村驿镇驻村干部高盼盼说,镇里不光解决养殖难题,还想着帮“张村驿水产”打响牌子,规划着建配套的加工厂,让“小鱼池”能产出更高的价值。
如今,暖棚里的鱼长得越来越壮,成了市场上的“ 香饽饽”。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接到不少订单,就等着鱼上市变成“真金白银”。
看着池子里的鱼一天天长大,不少人还主动来问养殖技巧。
“南北平,明年我也想跟着你学养这南方鱼,成不?”镇上的乡亲路过暖棚,隔着围栏大声问。
“当然成。跟着科学走,准能让‘水中宝’变成‘致富金’。”南北平笑着应道。
11月2日一大早,在富县张村驿镇鄜川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合作社的暖棚里,“哗啦啦……”一阵水声从棚内传出,打破了山野间的清冷。
合作社负责人南北平站在池边,手里拿着网兜轻拨水面,笑着说:“快来看这鱼,多欢实,过阵子就能给客商送过去了。”
南北平跟水产打交道多年,一直想把南方的好鱼引到北方来养。可在大伙儿的印象里,加州鲈鱼、中华鲟都是南方水域的“娇客”,北方天冷水凉,哪能养得活?
北方也能养南方鱼?这得从南北平那些“碰壁”的日子说起。2015年,合作社刚成立时,南北平凭着一腔热情盲目试养。可北方季节分明,冬天水温一降,鱼儿要么长得慢,要么有病害,忙活好几年,不仅没赚钱,还白搭了不少功夫。
“咱守着川口水库的好水,却连鱼都养不好,夜里都睡不着觉。”南北平摸着鱼池的边缘,想起从前的难处,语气里满是感慨。
2020年,省市专家专程来到合作社,拿着检测仪器测水质、查环境。最后告诉南北平,这里的水特别适合养高附加值的冷水鱼,只要解决水温问题,准能成。
专家的话给南北平吃了定心丸。2024年3月,1.2万尾精心挑拣的加州鲈鱼苗先“住”进了暖棚;6月,5000尾中华鲟幼鱼也赶来“安家”。4300平方米的暖棚像个“保温罩”,把水温稳稳控在15℃~20℃ ,正好合了这些南方鱼的“心意”。每个池子都装了循环水泵,24小时活水流通,池底倾斜设计还能让鱼粪自动集中排出。
“鱼儿住得干净,才不爱生病,长得快。”南北平当场捞起一尾中华鲟,“你们看,才一年半就长到2斤多,病害少、好饲养,一个池子保守估计能产5000斤鱼。”
在这里,“养鱼先养水”不是嘴上说说,每天清晨,工作人员第一件事就是提着检测箱到池边,取样、加试剂、摇晃、静置、比色,一套流程做得丝毫不差。
“你瞧,这颜色快到临界线了,马上就得换水。”南北平指着比色卡说,水来自上游的川口水库,先在沉淀池净化,再慢慢注入鱼池,连换多少水都得算准了,就怕鱼儿不适应。
更让南北平暖心的是,合作社每一步都有镇里“保姆式”的帮忙。张村驿镇驻村干部高盼盼说,镇里不光解决养殖难题,还想着帮“张村驿水产”打响牌子,规划着建配套的加工厂,让“小鱼池”能产出更高的价值。
如今,暖棚里的鱼长得越来越壮,成了市场上的“ 香饽饽”。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接到不少订单,就等着鱼上市变成“真金白银”。
看着池子里的鱼一天天长大,不少人还主动来问养殖技巧。
“南北平,明年我也想跟着你学养这南方鱼,成不?”镇上的乡亲路过暖棚,隔着围栏大声问。
“当然成。跟着科学走,准能让‘水中宝’变成‘致富金’。”南北平笑着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