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从“看新鲜”到“学真招”
本报记者 黄敏 方腾
对农民而言,逛杨凌农高会就像赶一场“科技大集”。每一次逛会,都能为自家的庄稼、一年的收成添把力。
10月25日,随着本届农高会开幕,展会现场人头攒动。近50个国家的1800多家企业带来的“宝贝”,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户们看得挪不动脚。逛展会、看新品、学技术、淘装备,农民们穿梭在一个个展位前,或驻足咨询、或讨价还价,热闹得像赶大集。
“逛了十几年农高会,今年的新家伙最多,得好好淘点能用的。”西安市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果农唐永斌攥着早就列好的“购物清单”,一进展馆就直奔智慧农机装备展区。
“现在人工成本高,这次来就是想找些能省劲儿的智慧农机。”在一款“升级版”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前,唐永斌驻足良久。等工作人员讲解完操作程序,他已经动了心。
“农高会真是咱农民的‘科技超市’,啥设备都有,又实用又高效。”唐永斌高兴地说,“等把机械开回家,地里的活就轻松了,人工成本省一大截,收入也能提高不少。”
从智慧农机装备展区出来,顺着人群往前走,C馆外的全球农业机器人应用赛现场早已围得水泄不通。舞台上正演着“好戏”:一台机器人灵活地扭动身躯,跟着音乐节拍旋转、跳跃、奔跑,旁边的机器狗则迈着轻快的步伐“伴舞”,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来自咸阳市泾阳县的郑乔乔一家三口第一次逛农高会,原本想看看农业项目,没想到被这场“科技秀”吸引住了。
“以前觉得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想到现在这么‘高科技’。带孩子来逛一圈,不仅开了眼界,还让他从小了解现代农业,太有意义了。”说话间,郑乔乔低头给孩子科普,“这不是一般的机器人,它还会种地、除草、巡田,能干的活多着呢。”
把地种好,把产量提上来,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作为农业科技盛会,农高会一年比一年“有料”,科技早不是新鲜词,而是能帮着农民多打粮、省力气的田间“好帮手”。
潼关县城关街道顺丰社区63岁的村民任鱼屯每年都要来农高会转一转。他种了十几亩桃,园子里的桃树苗、小气象站、自动施肥机都是在农高会上买的。
走进B馆,随处都能碰到扛着苗木、拿着资料的农户。“我逛了24年农高会,以前展位没这么多,逛得不过瘾。现在不一样了,国内国外的好品种、好设备都能看到,一个比一个实用。”任鱼屯说,“以前是‘看新鲜’,现在看技术。今年我早早就列好了单子,来会上就想买点实用的。”
今年,B馆主要推广展出各地农业实用技术。在这里,种子种苗、设施农业、植保机械等各类新产品、新技术应有尽有,涉及农业全产业链。在一家苗木展位前,一株株蟠桃苗引起了任鱼屯的注意,他蹲下身,仔细查看苗木的根系和枝条。
“买几棵回去先试种,要是好管理、产量高、品质好,明年就可以大面积种了。”一番挑选后,任鱼屯把几株蟠桃苗小心翼翼地装进蛇皮袋。
有了农高会的牵线搭桥,“高精尖”技术不再遥远,“新奇特”成果走进田间。农民们在逛会中,不仅感受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无限可能,也真切地体会到新质生产力在田垄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农民而言,逛杨凌农高会就像赶一场“科技大集”。每一次逛会,都能为自家的庄稼、一年的收成添把力。
10月25日,随着本届农高会开幕,展会现场人头攒动。近50个国家的1800多家企业带来的“宝贝”,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户们看得挪不动脚。逛展会、看新品、学技术、淘装备,农民们穿梭在一个个展位前,或驻足咨询、或讨价还价,热闹得像赶大集。
“逛了十几年农高会,今年的新家伙最多,得好好淘点能用的。”西安市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果农唐永斌攥着早就列好的“购物清单”,一进展馆就直奔智慧农机装备展区。
“现在人工成本高,这次来就是想找些能省劲儿的智慧农机。”在一款“升级版”的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前,唐永斌驻足良久。等工作人员讲解完操作程序,他已经动了心。
“农高会真是咱农民的‘科技超市’,啥设备都有,又实用又高效。”唐永斌高兴地说,“等把机械开回家,地里的活就轻松了,人工成本省一大截,收入也能提高不少。”
从智慧农机装备展区出来,顺着人群往前走,C馆外的全球农业机器人应用赛现场早已围得水泄不通。舞台上正演着“好戏”:一台机器人灵活地扭动身躯,跟着音乐节拍旋转、跳跃、奔跑,旁边的机器狗则迈着轻快的步伐“伴舞”,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来自咸阳市泾阳县的郑乔乔一家三口第一次逛农高会,原本想看看农业项目,没想到被这场“科技秀”吸引住了。
“以前觉得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想到现在这么‘高科技’。带孩子来逛一圈,不仅开了眼界,还让他从小了解现代农业,太有意义了。”说话间,郑乔乔低头给孩子科普,“这不是一般的机器人,它还会种地、除草、巡田,能干的活多着呢。”
把地种好,把产量提上来,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作为农业科技盛会,农高会一年比一年“有料”,科技早不是新鲜词,而是能帮着农民多打粮、省力气的田间“好帮手”。
潼关县城关街道顺丰社区63岁的村民任鱼屯每年都要来农高会转一转。他种了十几亩桃,园子里的桃树苗、小气象站、自动施肥机都是在农高会上买的。
走进B馆,随处都能碰到扛着苗木、拿着资料的农户。“我逛了24年农高会,以前展位没这么多,逛得不过瘾。现在不一样了,国内国外的好品种、好设备都能看到,一个比一个实用。”任鱼屯说,“以前是‘看新鲜’,现在看技术。今年我早早就列好了单子,来会上就想买点实用的。”
今年,B馆主要推广展出各地农业实用技术。在这里,种子种苗、设施农业、植保机械等各类新产品、新技术应有尽有,涉及农业全产业链。在一家苗木展位前,一株株蟠桃苗引起了任鱼屯的注意,他蹲下身,仔细查看苗木的根系和枝条。
“买几棵回去先试种,要是好管理、产量高、品质好,明年就可以大面积种了。”一番挑选后,任鱼屯把几株蟠桃苗小心翼翼地装进蛇皮袋。
有了农高会的牵线搭桥,“高精尖”技术不再遥远,“新奇特”成果走进田间。农民们在逛会中,不仅感受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无限可能,也真切地体会到新质生产力在田垄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