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导读•
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全会精神在陕西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为我省‘十五五’时期接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创社表示,“近年来,陕西省在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我省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突出问题,立足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实际,以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为动力,突出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建设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这给了我们更足的信心。”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马鞍桥村党支部书记叶涛说,近年来,马鞍桥村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带动群众增收,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村容村貌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十五五”时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时期。马鞍桥村将进一步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四级调研员廖佳楠说:“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来,我们将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局中考量和谋划,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美丽陕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未来,我们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全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为我们做好稳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渭南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杜文杰表示,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方面,渭南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紧扣“稳岗位、促匹配、扩增量”目标,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渭南还将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防返贫监测对象等群体全面纳入就业技能培训范围,以跨省协作为契机、精准服务为支撑,组织引导南下季节性务工;通过推动建设“15分钟就业圈”、零工驿站、特色劳务品牌等举措,全方位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柞水县委书记曹艳萍说,柞水将立足生态、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把准新定位、识准新机遇、找准新目标,以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为使命,以持之以恒培育壮大绿色食品、康养旅游、生物医药、现代材料、清洁能源“五大产业”为支撑,以迎接高铁时代、争创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等“五件大事”为战略抓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力争“十五五”期间在向“绿”而行、向“新”突破、向“优”进发上取得更大成效。
  (据《陕西日报》)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