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三官庙镇西瓜种植基地。(资料图)
5月16日,庞富强(右)展示刚采的蜂蜜。
吕美娟展示花馍。(资料图)
5月16日,王珺正在咖啡店里制作咖啡。
王缠卫 文/图
在“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流量为农资”的数字化时代里,“村播”带来的变现能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这个新赛道。
数据显示,2024年,蓝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5.69亿元,同比增长21.29%。随着蓝田县“电商+文旅+农业”创新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正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在满足当下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从根本上优化着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1 扩展农产品渠道 流量和粉丝双升
5月16日,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党支部书记庞富强戴上防蜂面罩,轻敲蜂箱的闷响惊起一片嗡嗡声。他小心翼翼地抽出金黄色的蜂巢,用地道关中话讲解“摇蜜”诀窍。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里,他向5.2万粉丝展示土蜂蜜的采收过程。
庞富强告诉记者:“荞面和蜂蜜是现在的爆款产品。蜂蜜每瓶售价26.9元,3月份通过线上渠道销售3000多瓶,相当于清空50个蜂箱,光这一项就有10万元左右,蜂农收入远超去年同期销售额。”
39岁的庞富强去年因一段“请全村留守老人吃饺子”的暖心视频走红网络视频平台,收获了数百万的浏览量。
“第一次直播时,我急得满头大汗,手忙脚乱折腾了4个小时只卖出去3单。”庞富强回忆道,去年7月,他拍摄的乡村土特产系列短视频成功引来外地客商,帮助村民将50亩西瓜几天便销售一空。尝到甜头后,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扩至150亩,金山大葱也增至200亩,预计为种植户销售200多万元。
“手机是新农具,流量是新化肥。”庞富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最新视频作品中,他不仅表演了“农具走秀”展示北方农耕文化,还跟着流行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西瓜种植”系列视频也深受欢迎,被网友称为“移动的田园课堂”。
数智时代,蓝田县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运用“特色产业+直播间”“直播+文旅康养”等新模式,打造了1个公共直播间和6个镇村产业直播间,让更多直播爱好者实现“拎包开播”,蓝田之美,正被更多人看到。
庞富强参加了蓝田县组织的电商培训,学习个人定位、运营策略。“我们还联合周边‘网红’,你帮我推介蓝田饸饹,我帮你带带土蜂蜜,大家抱团取暖,粉丝涨得很快。”每当手机里订单提示音响起,庞富强就知道,又有一批山里的“宝贝”要走出秦岭,去往全国各地。
2 增加创业新赛道 农民真正得实惠
当农产品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时,传统手艺人也找到了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在三官庙镇金山村吕美娟家的土灶房里,一部手机正在记录着制作花馍的过程。
镜头聚焦处,发酵好的面团在掌心灵活地打着转,剪刀“咔咔”几下,面团瞬间绽开层层叠叠的面花;竹筷轻轻一挑一压,胖乎乎的鱼馍便活灵活现。“手机镜头比蒸馍的锅盖还娇气哩。我想把金山花馍,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
吕美娟以前在城里销售建材,因家中老人需要照顾,她返乡创业,系上围裙,拾起了家传三代的蒸馍手艺。去年4月份,在朋友的启发下她学拍视频和做直播带货,售卖当地土特产。“刚开始拍视频那会儿,连怎么设置置顶都不懂。”她边说边麻利地将面团搓成均匀的长条,“3个月下来,最好的一条视频才300多个播放量,还不如镇里大集上看热闹的人多。”
蒸笼又冒起了白气,吕美娟麻利地摆着花馍,笑着说道:“是从零开始学拍摄和剪辑,有一条‘槐花季节’的视频足足花了3天。”正是这份执着,吕美娟真实记录的乡村生活和美食系列视频,让她收获了37.2万点赞。粉丝们亲切地称她为“蒸馍西施”。
如今,在三官庙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着吕美娟学做美食和拍视频。他们白天做农活,晚上在直播间向粉丝介绍家乡美景、家乡特产,把乡亲们的荞面饸饹、土蜂蜜卖出了好价钱。
“我们把直播间直接搬到田间地头,让农产品从产地直达消费者手中。”三官庙镇副镇长蔡正华说,“这种新模式不仅拓宽了销路,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3 展示乡村特色美 文旅融合焕生机
夜幕降临,蓝田县前卫镇友谊村6组的“晚映咖啡”亮起温暖的灯光,霓虹招牌在静谧的乡村夜色中格外醒目。就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蓝田县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1.273亿元。这组数字背后,正是有像王珺这样的人用短视频搭建起的城乡桥梁。
王珺是土生土长的石槽村人,她经营的“晚映咖啡”是由老宅改造而成的。石槽村坐落于白鹿原之上,村内留存有百年石槽、苍劲古槐等充满乡村韵味的景致。由于该村距离白鹿原影视城景区较近,地理位置优越,这里已成为游客们探访影视文化后的打卡点。据统计,慕名而来的顾客中有70%是西安市周边的游客。
有一次,王珺接待了西安一家公司的团建活动,在客人们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用短视频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手机镜头里,王珺细致地研磨着咖啡豆,馥郁的咖啡香气仿佛能穿透屏幕。这种专注而优雅的“慢生活”体验,正是短视频里最鲜活的素材。
经过简单剪辑后,这些短视频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累计获得上万次浏览。王珺的短视频账号逐渐积累了一批关注者,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询问白鹿原及石槽村的游玩攻略。“现在平均每天能接待五六桌客人,周末和节假日人气更旺。”王珺冲泡了一杯咖啡说,“常有客人一坐就是一整天,看云卷云舒。”当暮色渐沉,暖黄的灯光次第亮起,咖啡的醇香便在这静谧的院落里弥漫开来。
初夏的白鹿原景色迷人,麦田在风中泛起层层波浪。当王珺再次用手机记录下这看似寻常的画面,她知道每一个点赞、分享和驻足停留的游客,都会让蓝田的农业与文旅产业在数字浪潮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