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3日
守底线 保民生 护安澜






张斌 余永敏 文/图
渭南作为陕西省农业大市,因辖区内河流纵横交错,防汛抗旱工作始终是水务工作的头等大事。针对当前降雨少的情况,渭南市水务局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抗旱保供水调度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势,安排部署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
“四强化”保障春耕春播用水通畅
今春以来,渭南市水务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坚持早部署、早动员,以“四强化”举措全力保障春耕春播用水通畅,为农业增产增收筑牢基础。
强化土壤墒情监测,充分调动抗旱服务设施,及时开机开闸灌溉,确保农田水分充足。
强化安全检查,刷新各类警示标识,加强辖区群众安全提醒教育,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灌溉服务,成立党员义务服务队,主动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留守老人等群体做好农田灌溉,精准满足抗旱需求。
强化水费廉政,通过发放公示牌、明白卡,公开水价、公布投诉 举 报电话,确保灌溉收费公正透明,廉洁规范。
锚定“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
5月20日,渭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全市抗旱保供水视频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抗旱保供水调度会议精神,全面分析研判近期抗旱保供水形势,安排部署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
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需求是当前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不容有失的底线任务。要弄清每日来水量、用水量和蓄水量,摸清“家底”、算清水账、完善方案、科学调度、精细管护,确保群众用水安全卫生,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要强化系统思维,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工业用水保障、灌溉生产保障,统筹做好生态、生产等多元用水需求,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要强化抗旱保供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凝心聚力,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坚持全市一盘棋,共同应对旱情挑战。要加大节约用水倡导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同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妥善解决好群众反馈问题。
会议明确,要充分认识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的严峻形势,锚定“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树牢抗长旱、防大旱的底线思维,坚决打好抗旱保供水硬仗。各县(市、区)和供水单位要按短期、中期、长期制定应急保供水方案,组建应急队伍,备足应急物资。扎实开展春季农村供水敲门入户大排查,确保所有供水工程和农户全面覆盖。紧盯南北两山小散供水区域和易地搬迁户、五保户等重点人群,对供水薄弱区域和农村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包联责任保障用水需求。要统筹做好防汛和抗旱工作,严格防汛抗旱救灾资金使用,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前储备防汛抗旱重点项目。要抓住近期春灌用水需求减弱的时机,错峰错时灌溉,抢修维护设备及受损渠道,保障春灌用水的同时做好夏灌准备。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紧盯防汛备汛工作不松懈,严防旱涝急转。
“五个第一”持续做好抗旱工作
针对当前工作要求,渭南市水务局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扎实做好抗旱工作,以“五个第一”持续推进相关举措:
坚持把保人饮作为第一要务,扎实推进春季农村供水大排查大走访,动员各级水利部门全力增加供水量,并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和基层水管员作用,摸清底子,列出清单,专题研究,推进排查问题尽快解决,力保干旱之年一村一户一人不缺水。
坚持把灌溉生产作为第一责任,动员市直单位5个大型灌区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40余处中型灌区发挥补充作用,通过大流量引水、全马力抽调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灌溉用水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顺利完成灌溉农作物543万亩次。
坚持把与上级对接作为第一关键,加强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的联系沟通,争取黄河、北洛河上游水库持续加大下泄流量,优化水资源分配,科学调度水工程,统筹做好生活、生态、生产用水保障。
坚持把工程建设作为第一保障,充分认识农业大市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加力推进渭北旱塬百万亩扩灌工程,加快实施北洛河佛里水库、龙首坝水库、长宁河水库等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着力解决渭北旱塬农业灌溉问题;同时动员沿渭各县(市、区)积极推进南山支流综合整治,通过更多更强的水保措施留住优质山泉水,进一步提升全市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坚持把节水宣传作为第一要求,及时发出节水倡议书,引导各级各方面牢固树立节水意识,重点加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让节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风尚。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