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农事指导
初夏时节农作物抗旱要领

  柞水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卢英
  初夏,气温快速上升,降水分布不均,干旱现象频发,科学管理抗旱农作物,是应对干旱挑战、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优选抗旱品种
  选择适宜的抗旱农作物品种是基础。不同作物及品种间的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在选种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优先挑选根系发达、叶片角质层厚、气孔小且关闭灵敏的品种。这些品种能更好地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腾,提高在干旱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土壤保墒处理
  播种前,可通过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至25~30厘米,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结合有机肥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此外,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促进农作物根系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可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同时清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和养分。对受旱农作物,可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如黄腐酸类制剂,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也可通过根外追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磷、钾元素,提高作物抗逆性。
  科学灌溉管理
  优先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可将水精准输送到作物根部,比传统漫灌节水30%~50%;喷灌能均匀湿润土壤,避免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灌溉时间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水温与地温差异小,可减少对农作物根系的刺激。
  病虫害防控
  干旱条件下,农作物生长势减弱、抵抗力下降,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对于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可悬挂黄板进行诱捕。在药剂防治上,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科学用药,避免因干旱导致农药浓度过高对农作物造成药害。
  (记者 靳天龙 整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