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吴起县“三大”主导产业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吴起县周湾镇王树湾村现代农业园区。(资料图)

    吴起县山地苹果园。(资料图)

    在长官庙镇梁岔村,村民刘齐采摘苹果。(资料图)

    五谷城镇“畜光互补”养殖基地。(资料图)

    在周湾镇王树湾现代农业园区,村民正在采摘辣椒。(资料图)

  徐志全 黄河 孙金龙
  2024年,吴起县整合1.84亿元扶持果、畜、棚栽“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经济,牢牢把农民镶嵌在产业链上,让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户户有增收实体,全县苹果挂果7.3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85个、大棚628座,投产食用菌500万棒,完成一产增加值9.8亿元、增长5%,居全市第一。
  今春以来,吴起县农业系统干部群众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田间地头、洛河两岸,处处呈现出一幅干事创业的春景图。
  果园逐春光
  2月17日,春寒料峭,五谷城镇在五谷城村召开春季果园管理现场培训会。现场,吴起县果业中心主任高伯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进行了全方位讲解,并逐个解答了果农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镇上组织的培训会太及时了,让我学到了很多技术和方法,对今年苹果的增产增收更有信心了。”果农郭树荣高兴地说。
  今年开春以来,五谷城镇抓住果园管护各环节,组织果业技术人员逐村逐户逐园进行技术指导,引导果农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要求,尽快落实果树修剪、拉枝、病虫害防治、清园、施肥、防冻等各项春季管护措施,进一步提升苹果商品率和优果率,助力果农增产增收。
  3月3日,在长官庙镇梁岔村山地苹果园,果农刘齐正忙着修剪果树。他说:“我家38亩果树,去年产了4万斤,都是客商上门收购,收入13万元。今年全部挂果,预计收入更可观。”
  据梁岔村村干部介绍,去年以来,长官庙镇多次举办现场培训会和外出学习交流会,以提高果农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还为果农免费提供防雹网,安排技术员上门指导;建成400吨冷库1座,购进移动式小冷库2座,与帮扶单位签约苹果销售订单85万元,引进“佳农果袋”、农资销售等服务企业落地。去年全镇苹果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35户,其中梁岔村就有12户,村上人均增收达3000元。
  为促进山地苹果发展,白豹镇引进投资5000万元,在土佛寺村建成了5万吨有机肥厂,专门从事有机肥生产、加工与销售。该厂投产以来,累计生产销售有机肥4万吨,主要供给吴起、华池、志丹等地,有效满足了果树生长的需求。
  近年来,吴起县坚持把山地苹果作为农民长期稳步增收的首位产业来抓,在南梁山建成集苹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吴起楸子保护与开发利用、冰雹源头治理体系建设等于一体的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引进专业苗木繁育企业在五谷城镇建成采穗圃40亩、苗木繁育圃100亩;在南梁山吴起楸子试验站建成组培脱毒实验室、玻璃温室1座、日光温室2座,与西农大园艺学院马锋旺团队合作,建成延安苹果试验示范站,为苹果新品种示范、果树嫁接、新技术推广等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全县已建成山地苹果12万亩,挂果面积7.3万亩,产量7.9万吨,实现产值4.5亿元,获评陕西省有机认证先行区。全县基本形成了万亩袖珍苹果基地、万亩黄色果品基地、万亩优系富士苹果基地,实现了91个行政村苹果产业全覆盖。
  唱响新牧歌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我养牛已经超过了100头,大家都叫我‘牛专家’。”3月5日,在长官庙镇庙沟镇米渠村,村民刘士成在自己家牛棚里忙活着。
  据了解,近年来,庙沟镇生态肉牛养殖逐渐壮大,已经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牛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建成200头牛场3个,50头牛场3个,5头~10头肉牛圈舍54个,10头~20头肉牛散养户29户,全镇肉牛存栏超过1800头。
  同样,在铁边城镇铁边城村、杨庙台村,连片共建户型养牛15户,建成50头、100头、200头牛场各1个,“集体经济+合作社”300头牛场1个,改扩建林麝养殖场和千只羊场,现有千头生猪养殖场10个,存栏肉牛750余头、生猪1万余头、羊子600余只。
  2022年,五谷城镇在桐寨村建起“畜光互补”生猪育肥基地,流转土地25.9亩,于2024年8月初建成投用,主要由生猪育肥场和光伏发电场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猪育肥场存栏生猪4000头,光伏发电场总装机容量2.9兆瓦。
  “生猪育肥场整体出租给本村产业大户,年租赁收入24万元。产业大户通过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猪仔、饲料、防疫和技术指导,每头生猪可赚取220元~280元代养费,年出栏育肥猪7400头,除去养殖成本可获利60万元~80万元。”五谷城镇镇长雷晓勇介绍,五谷城镇“畜光互补”项目建设,不仅有效利用了棚顶和土地资源,实现绿色减排,还减少了养殖成本,串起了一条资源变废为宝的绿色有机产业链。
  2024年,吴起县按照“稳猪、扩禽、发展牛羊”的总体要求,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5个,其中建成千头猪场34个、规模肉牛养殖场51个,发展肉牛养殖户168户。同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2800万元,按照“以果代畜、以畜促果”的发展思路,真正实现果畜产业有机循环、良性互补。
  山色添新景
  3月9日,在周湾镇王树湾现代农业园区,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大棚,在春日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我家10亩地流转给了园区,一年一亩地750元流转费。我在这里务工一年能挣1万元,照家、务工两不误。”村民李东花一边育苗,一边说道。
  据了解,该园区是周湾镇2024年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当年4月份开工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占地面积210亩,已建成日光温室36座,主要种植螺丝椒和彩椒,产品销往全国多地,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近年来,周湾镇立足涧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多家农业企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选育彩椒、皇后西芹等特色品种,推行全生物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渗灌、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生产技术,确保企业有效益、群众有收入、市场有活力。
  铁边城镇紧扣香菇特色小镇建设定位,大力实施香菇产业“倍增计划”,2024年已建成双层拱棚206座,发展香菇100万棒产量约120万斤,销售收入600余万元,劳务用工支出150万元。今年计划发展香菇200万棒,规模实现翻一番,改造提升日光温室54座。目前,各项农事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
  周湾镇、铁边城镇的成功实践,是吴起县大力实施棚栽产业助力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吴起县围绕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建提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250万元,引进了山东水发浩海、绿亨科技集团等农投企业投资设施农业产业,加快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2024年,全县新建改造日光温室、拱棚828座,生产瓜菜12.94万吨、食用菌500万棒。
  今年,吴起县接续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分别列支1725万元、3414.6万元、3034万元,用于扶持苹果、畜牧、棚栽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
  春风荡漾,山花盛开。行走在吴起县的山山峁峁,放眼望去,苹果花开点缀山间,牛羊欢叫充满生机,各色大棚整齐排列,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