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武功县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王平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武功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厚重出彩的发展答卷。
  培育新质 产业动能显著增强
  武功县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出台《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季度评价考核办法》。大力发展首位产业,农贸园被评定为首批食品加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年度电商交易额达105亿元。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值增长114%,1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8户企业成功纳入规模以上企业,25户规上企业产值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5%、排名全市第1,该县获评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单位。
  此外,繁育小麦良种1.2万亩。3个猕猴桃园区被评为全省猕猴桃高质高效示范园,“武功猕猴桃”品牌价值达21.12亿元。油菜花海旅游、河滩古会等活动点燃旅游消费热点,旅游综合收入13.97亿元、增长21.26%,武功镇获评全省历史文化名镇。
  紧盯重点 改革开放深化拓展
  武功县大力推进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事项,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加快实施,办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事项16.7万件。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4家、配套服务企业4家,跨境电商交易额达9500万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被评为全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西部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陕西美农”发展案例入选商务部案例集。此外,武功县在杭州、苏州等地积极举办武功电商、汽车零配件制造产业推介会,积极开展资本招商,签约项目52个、合同引资59.85亿元。
  促进融合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
  武功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40个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国道344漆水河大桥、幸福路南段、人民路西延段、苏武大道北延伸段通车,改扩建渭大路武功段、长河路,完成通村联网道路30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20公里,打造美丽农村路15公里。实施雨水管网项目12个,改造老旧小区22个,亮化“三无”小区、背街小巷74个,新建充电桩110个,投资1.2亿元的天然气第二气源管道工程竣工、实现双气源保障,全市县城暨小城镇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议在武功圆满召开。同时,武功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及重点帮扶村建设扎实推进。苏坊镇代家村等8个省级示范村创建成功,游凤镇游凤村等3个村被评为全市“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狠抓治理 生态环境立体改善
  武功县积极与“四县一区”开展联防联控联治大气污染、渭河生态,河流水环境污染应急演练,16家企业治污设施实现升级,5家企业升至C级环保绩效,提前一年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柴油货车淘汰任务,重污染天数减少9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5%。考核断面平均水质稳定优于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此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城区机扫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3%、96%、99%,大庄镇荣获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镇。新开发一眼全市水温最高的地热井,新增供热面积18万平方米。
  优化服务 惠企利民可感可及
  武功县建立民营企业月度恳谈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金融机构存贷比提升2.07个百分点。同时,积极落实政策奖补、减税降费资金1.12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436家,“园小二”做法入选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
  此外,该县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已封顶,零工市场投用,“武功织女”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154人。后稷养生养老康复中心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旅居养老基地。同时,成立了17个县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被认定为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一号管三天”“检验结果互认”等利民举措有序推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