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6日
藤蔓下的增产“秘密”
本报记者 赖雅芬
3月17日,西安市阎良区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一排排普罗旺斯西红柿植株整齐排列,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或绿或红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格外喜人。合作社负责人邢旭昊正弯着腰,仔细查看西红柿长势,脸上洋溢着笑容。
眼下,正值西红柿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邢旭昊的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穿梭在植株间,熟练地掐芽、绑枝、采摘。“这西红柿,一斤能卖六七块钱,比普通柿子高出两三块钱。”67岁的村民张云戴着手套,正小心翼翼地掐着芽子。
“今年用了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咱这西红柿长势特别好,果实饱满,口感也更甜了!”邢旭昊一边说着,一边摘下一颗西红柿递了过来。只见果皮光滑透亮,轻轻一掰汁水四溢,咬上一口酸甜适中。
邢旭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农业,接手了父亲创办的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他不断学习新技术、摸索新方法,力求在传统农业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2022年,了解到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邢旭昊决定在自家大棚试一试。
“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堆放在大棚里,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土壤湿度、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说着,邢旭昊掀起一株西红柿藤蔓下覆盖的薄膜,一股温热的气流涌出,混合着淡淡的发酵气味。
走进大棚深处,邢旭昊蹲下身子,轻轻拨开西红柿的枝叶,露出根系周围的土壤。“最明显的效果是西红柿茎秆更粗、藤蔓更绿、果子更好。而且用了这个技术后,土壤更加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也增强了。”他抓起一把土,轻轻捏了捏,土壤颗粒细腻,手感湿润。
“秸秆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得棚内温度比普通大棚高二三摄氏度,湿度也更大,这对西红柿生长非常有利。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低时,这个技术可是发挥大作用了。”邢旭昊说,“以前种西红柿,总担心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现在用了这项技术,不仅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
记者注意到,棚内的西红柿植株叶片肥厚、色泽鲜绿、果实饱满圆润,几乎没有畸形果。邢旭昊笑着说:“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是咱的西红柿能够高产优质的‘法宝’。因为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光合作用更充分,植株生长更健壮,果实自然也更优质。”
邢旭昊的成功实践,不仅让自家的合作社受益,也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阎良区农业农村局得知后,专门组织了一场现场观摩会,邀请周边农户前来学习。
“他这技术确实管用,我家大棚今年也试用了,效果特别好!”村民李文斌告诉记者,用了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后,他家的大棚西红柿每亩产量提高了20%,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邢旭昊表示,未来他计划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多农户中,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农户受益,也让更多人吃上优质健康的农产品。”接下来的路咋走,他有了明晰的答案。
3月17日,西安市阎良区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一排排普罗旺斯西红柿植株整齐排列,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或绿或红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格外喜人。合作社负责人邢旭昊正弯着腰,仔细查看西红柿长势,脸上洋溢着笑容。
眼下,正值西红柿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邢旭昊的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穿梭在植株间,熟练地掐芽、绑枝、采摘。“这西红柿,一斤能卖六七块钱,比普通柿子高出两三块钱。”67岁的村民张云戴着手套,正小心翼翼地掐着芽子。
“今年用了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咱这西红柿长势特别好,果实饱满,口感也更甜了!”邢旭昊一边说着,一边摘下一颗西红柿递了过来。只见果皮光滑透亮,轻轻一掰汁水四溢,咬上一口酸甜适中。
邢旭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农业,接手了父亲创办的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他不断学习新技术、摸索新方法,力求在传统农业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2022年,了解到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邢旭昊决定在自家大棚试一试。
“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料堆放在大棚里,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土壤湿度、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说着,邢旭昊掀起一株西红柿藤蔓下覆盖的薄膜,一股温热的气流涌出,混合着淡淡的发酵气味。
走进大棚深处,邢旭昊蹲下身子,轻轻拨开西红柿的枝叶,露出根系周围的土壤。“最明显的效果是西红柿茎秆更粗、藤蔓更绿、果子更好。而且用了这个技术后,土壤更加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也增强了。”他抓起一把土,轻轻捏了捏,土壤颗粒细腻,手感湿润。
“秸秆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得棚内温度比普通大棚高二三摄氏度,湿度也更大,这对西红柿生长非常有利。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低时,这个技术可是发挥大作用了。”邢旭昊说,“以前种西红柿,总担心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现在用了这项技术,不仅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好了。”
记者注意到,棚内的西红柿植株叶片肥厚、色泽鲜绿、果实饱满圆润,几乎没有畸形果。邢旭昊笑着说:“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是咱的西红柿能够高产优质的‘法宝’。因为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光合作用更充分,植株生长更健壮,果实自然也更优质。”
邢旭昊的成功实践,不仅让自家的合作社受益,也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阎良区农业农村局得知后,专门组织了一场现场观摩会,邀请周边农户前来学习。
“他这技术确实管用,我家大棚今年也试用了,效果特别好!”村民李文斌告诉记者,用了秸秆生物堆反应技术后,他家的大棚西红柿每亩产量提高了20%,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邢旭昊表示,未来他计划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多农户中,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农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农户受益,也让更多人吃上优质健康的农产品。”接下来的路咋走,他有了明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