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
本报讯(记者 黄河 孙金龙)3月16日,在彬州市北极镇里村小麦种植大户计号强的田地里,伴随着一阵阵马达轰鸣声,植保无人机短短十几分钟便完成了大片麦田的作业服务。
“我家种了11亩小麦,无人机喷防不仅用药准、成本低、用时短、见效快,还节省了人力财力,以后再也不用为农田喷防的事发愁了。”计号强说。
“眼下,正值冬小麦返青期,也是追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一台无人机完成一亩小麦的喷防仅需3分钟左右,每天可作业300多亩,是人工喷药的10倍以上。目前,已完成全镇小麦‘飞防’作业服务1.5万亩。”彬州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宏训说。
开春以来,彬州市农技人员抢抓农时,积极开设“田间课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墒情,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农技服务和气象服务,帮助协调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阳春三月,在长武县相公镇坳里村村委会办公室里,60多位村民汇聚在这里,正在参加县农技中心举办的“2025年粮油作物春季管理技术培训会”。
“目前,全县有1.2万亩小麦出现了叶子发黄。这次培训,咱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讲具体怎样防治。”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陈建国说。
据了解,今年,长武县农业农村局向各镇(街道)下发文件,提出培训的内容与时间,农技人员自带设备与资料开展了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与春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活动。目前已经培训22场次,覆盖8个镇(街道)。
立春过后,咸阳农业农村部门抢抓春季农业生产黄金时机,精心组织、强化指导,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春季麦田管理和春耕备耕的热潮。
据了解,今年咸阳市麦田杂草应防面积266万亩,杂草密度和草龄较常年增大,冬前已化除67万亩,仅占应防面积的25%,春季应防面积199万亩,化除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全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储备药剂,开展技术宣传,制定科学用药方案,指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做好农机操作人员培训、施药器械检修、人员调度及物资储备等工作,抓住晴好天气,迅速开展大面积化除工作。
为精准指导全市小麦、油菜作物春管工作,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还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定了《2025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和《2025年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突出因苗因地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精细化分类管理,着力构建高产区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我家种了11亩小麦,无人机喷防不仅用药准、成本低、用时短、见效快,还节省了人力财力,以后再也不用为农田喷防的事发愁了。”计号强说。
“眼下,正值冬小麦返青期,也是追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一台无人机完成一亩小麦的喷防仅需3分钟左右,每天可作业300多亩,是人工喷药的10倍以上。目前,已完成全镇小麦‘飞防’作业服务1.5万亩。”彬州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宏训说。
开春以来,彬州市农技人员抢抓农时,积极开设“田间课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墒情,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农技服务和气象服务,帮助协调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阳春三月,在长武县相公镇坳里村村委会办公室里,60多位村民汇聚在这里,正在参加县农技中心举办的“2025年粮油作物春季管理技术培训会”。
“目前,全县有1.2万亩小麦出现了叶子发黄。这次培训,咱首先针对这个问题,讲具体怎样防治。”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陈建国说。
据了解,今年,长武县农业农村局向各镇(街道)下发文件,提出培训的内容与时间,农技人员自带设备与资料开展了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与春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活动。目前已经培训22场次,覆盖8个镇(街道)。
立春过后,咸阳农业农村部门抢抓春季农业生产黄金时机,精心组织、强化指导,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春季麦田管理和春耕备耕的热潮。
据了解,今年咸阳市麦田杂草应防面积266万亩,杂草密度和草龄较常年增大,冬前已化除67万亩,仅占应防面积的25%,春季应防面积199万亩,化除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全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储备药剂,开展技术宣传,制定科学用药方案,指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做好农机操作人员培训、施药器械检修、人员调度及物资储备等工作,抓住晴好天气,迅速开展大面积化除工作。
为精准指导全市小麦、油菜作物春管工作,咸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还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定了《2025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和《2025年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突出因苗因地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精细化分类管理,着力构建高产区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