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4日
让绿色希望植满三秦大地
本报记者 黄敏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植树好时节。植树造林、绿化城乡的繁忙景象,在三秦大地处处可见。
3月11日,在白河县城关镇向荣村,当地千余名干部群众忙得热火朝天。在白河县林业部门的牵头下,大家分工明确,或挥锹铲土、或扶树正苗、或培土浇水,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造林标准操作。一上午,600多棵小树苗整整齐齐地种在了山坡上。
“我们根据土壤、地形和气候等条件,科学划定了55个种植区块,精选银杏、木瓜、侧柏等树种,指导全县干部群众有序完成树苗栽种。”白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白河县将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同时加强低效林改造,不断提高造林质量。
连日来,随着“植树节”的到来,我省各地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广大干部群众通过造林绿化、自然保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以及“互联网+”等创新方式积极参与。一股全民动手“种一棵树、添一片绿”的浓厚氛围正随着春天回暖的气温沸腾着。
多年来,我省以林长制为抓手,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草原改良等措施,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书写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绿色奇迹。如今,全省1.87亿亩林地、3300多万亩草地、460余万亩湿地交相辉映,串起城乡山水人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越来越浓墨重彩。
人养山,山才养人。一片片林海、一条条碧波,带来的是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和老百姓红火的好日子。
最近,山里的草木泛起了青绿,山桃花也开了,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核桃种植户曹太锋又开始直播了。“老铁们,今天咱不说 核 桃 ,跟 我 上山 看 风 景去……”曹太锋拿着手机边说边往山上走。
宜君县地处子午岭东麓,全县森林覆盖率52.63%,被誉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一叶“绿肺”。这几年,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当地把核桃等特色林果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靠着这张“金名片”,曹太锋种核桃、开工厂、搞直播,不仅把“土特产”卖出了好价钱,还用家乡的好风景圈了很多粉。“守好绿水青山,不愁没有金山银山。”山上的一草一木,在曹太锋眼里都是宝。
近年来,铜川市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全市以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为主的2.8万亩林下经济、6个林下经济示范点,已经成为当地兴绿富民的“新引擎”。今年,铜川市计划完成营造林15万亩,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释放“绿色红利”。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植树好时节。植树造林、绿化城乡的繁忙景象,在三秦大地处处可见。
3月11日,在白河县城关镇向荣村,当地千余名干部群众忙得热火朝天。在白河县林业部门的牵头下,大家分工明确,或挥锹铲土、或扶树正苗、或培土浇水,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造林标准操作。一上午,600多棵小树苗整整齐齐地种在了山坡上。
“我们根据土壤、地形和气候等条件,科学划定了55个种植区块,精选银杏、木瓜、侧柏等树种,指导全县干部群众有序完成树苗栽种。”白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白河县将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同时加强低效林改造,不断提高造林质量。
连日来,随着“植树节”的到来,我省各地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广大干部群众通过造林绿化、自然保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以及“互联网+”等创新方式积极参与。一股全民动手“种一棵树、添一片绿”的浓厚氛围正随着春天回暖的气温沸腾着。
多年来,我省以林长制为抓手,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草原改良等措施,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书写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绿色奇迹。如今,全省1.87亿亩林地、3300多万亩草地、460余万亩湿地交相辉映,串起城乡山水人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越来越浓墨重彩。
人养山,山才养人。一片片林海、一条条碧波,带来的是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和老百姓红火的好日子。
最近,山里的草木泛起了青绿,山桃花也开了,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核桃种植户曹太锋又开始直播了。“老铁们,今天咱不说 核 桃 ,跟 我 上山 看 风 景去……”曹太锋拿着手机边说边往山上走。
宜君县地处子午岭东麓,全县森林覆盖率52.63%,被誉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一叶“绿肺”。这几年,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当地把核桃等特色林果产业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名片”。
靠着这张“金名片”,曹太锋种核桃、开工厂、搞直播,不仅把“土特产”卖出了好价钱,还用家乡的好风景圈了很多粉。“守好绿水青山,不愁没有金山银山。”山上的一草一木,在曹太锋眼里都是宝。
近年来,铜川市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全市以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为主的2.8万亩林下经济、6个林下经济示范点,已经成为当地兴绿富民的“新引擎”。今年,铜川市计划完成营造林15万亩,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释放“绿色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