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菜的“新鲜”之旅

 

太白县绿蕾农业基地。(资料图) 
 

绿蕾农业基地温室大棚内白菜长势喜人。(资料图) 
 

绿蕾农业基地漂浮池里的红叶生菜。(资料图) 
 

在建国门综合市场内,顾客正在挑选蔬菜。 
 

润兴蔬菜冷库内蔬菜整齐摆放。(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梦馨 文/图  
  在秦岭腹地的太白县,高山蔬菜基地在春寒料峭中率先奏响春耕序曲。在泾阳县云阳镇的蔬菜冷库,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在西安市各大果蔬市场,摊位上琳琅满目的春日鲜蔬,更是吸引着市民纷纷抢购……眼下,一场关于蔬菜的春日盛会,正在我省的各个角落悄然拉开帷幕。  
  1 高山蔬菜的“苏醒密码”  
  2月22日,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在育苗车间,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蔬菜育苗。排列整齐的育苗盘中,一粒粒蔬菜种子被精准播撒在松软的基质里,随后覆盖上一层薄土,再喷上适量的水;现代日光大棚里,工人们正在有序采摘羽衣甘蓝。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凭借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气候成为绿色、有机蔬菜的最佳生产地。在海拔1543米的咀头镇咀头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这几天正上演着“冰与火”的交响。  
  太白县所处海拔较高,尽管已经立春,室外最低温度依旧可以达到零下8℃,但在现代科技的日光大棚里却是四季如春,棚内的蔬菜长得郁郁葱葱。“我们大棚内的温度在15℃至25℃,目前基地里都是一些绿叶蔬菜,像白菜、生菜、娃娃菜,有一部分前几天已经采摘上市了。”合作社负责人剡根萍指着大棚内的蔬菜说。  
  这些绿叶蔬菜能够快速生长和上市,与科学管理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密不可分。近年来,太白县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剡根萍告诉记者,蔬菜基地运用了包括精准温控、滴灌浇水、智能监控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都大大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最近,大棚内的生菜和羽衣甘蓝等叶菜类蔬菜长势良好。剡根萍表示,这些绿叶类蔬菜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强,特别适合在春季进行种植。同时,对于其他种类的蔬菜,他们已经进行育苗,等待温度合适准备移栽。  
  春季是蔬菜消费的旺季。尤其是立春之后,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开始增加。对于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来说,基地的蔬菜种植在这个时节迎来市场需求的高峰。“我们主要是供货给一些大型的商超。”剡根萍说。  
  在科技与汗水的双重浇灌下,太白县高山蔬菜的“苏醒密码”,不仅藏在独特的地理气候之中,更蕴含在科学的种植技术与精细的管理模式里。随着越来越多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这片位于秦岭腹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将源源不断地为市场输送新鲜、优质的蔬菜,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食材的追求。  
  2 蔬菜的“时空折叠术”  
  2月24日,走进泾阳县云阳镇的蔬菜冷库中,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打包、装箱蔬菜。这些菜,很快就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进行销售。  
  蔬菜的保鲜和存储是确保蔬菜能够在市场上持续供应的重要环节。泾阳县云阳镇的蔬菜冷库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承担着蔬菜储存和保鲜的任务。润兴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亚军说:“目前,冷库里还有越冬的大白菜,这部分大白菜准备这几天运送。”通过精准控温,蔬菜冷库把大白菜的休眠期延长了一个多月,正好衔接春天蔬菜上市的空档期。  
  随着春季蔬菜的大量上市,冷库的储存量逐步减少。“春天应季的蔬菜我们是不存储的,客商将菜品拉过来,进行8小时的预冷处理就打包发走。”郭亚军指着正在打包的菠菜说。在冷库等待预冷处理的蔬菜大多都是芹菜、菠菜、生菜等叶类蔬菜,如果不进行预冷处理,蔬菜在运输途中不易保存,容易变质、腐烂。  
  “今年立春之后的气温波动较大,有些蔬菜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容易腐烂。我们通过精准温控管理和湿度进行预冷处理,极大程度保证了蔬菜的新鲜程度。”郭亚军介绍,冷库内的预冷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蔬菜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得蔬菜保持新鲜状态。  
  蔬菜冷库作为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的一个“中转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蔬菜进行预冷处理,保证让消费者可以吃上新鲜的蔬菜。”郭亚军笑着说。  
  在这样高效的冷库运作下,泾阳县云阳镇的蔬菜销售借助冷链运输,跨越千山万水,以新鲜的姿态出现在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蔬菜的需求。接下来,泾阳县云阳镇的蔬菜产业,也将以冷库为依托,在四季更迭中持续发力,用独特的“时空折叠术”,书写蔬菜保鲜与供应的新篇章。  
  3 菜摊的“亲民密码”  
  随着气温回暖,蔬菜市场的新鲜蔬菜也开始陆续上市了。2月25日,在西安市建国门综合市场内,各类绿色叶类蔬菜已经上市,摊主们将蔬菜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等待顾客挑选。  
  “立春后,蔬菜的种类丰富了很多,尤其是春季蔬菜的上市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市场摊贩彭书侠告诉记者,近期她摊位上的蔬菜种类增多了,从白菜、菠菜到各种绿叶蔬菜应有尽有。  
  “今年的菜价比去年便宜一些,价格比冬天便宜不少。”正在挑选蔬菜的顾客王云说。  
  虽然立春后气温波动较大,但目前我省春季蔬菜的产量较为稳定,市场的供应量相对充足,所以价格保持稳定。  
  “最近菠菜和生菜特别好卖,都很新鲜。”另一个摊位上,摊主菅伟伟一边给顾客称菠菜,一边笑着说。据了解,立春之后,本地蔬菜的供应量逐渐增加,价格也相对亲民。菠菜每公斤售价在4元左右,蒜苗每公斤售价在6元左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这些新鲜上市的春季蔬菜,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随着农业技术的持续革新,蔬菜供应的品类也更加丰富多样。  
  眼下在三秦大地,高山蔬菜在科技与自然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蔬菜冷库以精准的温控和高效的管理保障供应;菜市场的菜摊凭借亲民的价格和丰富的品类为百姓的餐桌增添了新鲜与健康,把春日的新鲜通过蔬菜传递到千家万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