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季奶牛谨防骨质疏松
  奶牛骨质疏松发生大多是由于奶牛体内钙、磷等矿物质不足引起的。患畜多为新购进的奶牛,多在妊娠后期,尤其是分娩后不久就发病。
  临床症状
  病奶牛表现消瘦、精神沉郁、眼窝下陷、体温偏低、食欲不振、反刍减弱或停止、奶量明显减少,有的病牛每天只产1.5公斤奶。多数病牛不同程度出现前胃弛缓或气喘症状。有的病牛挤奶后全身或背部出汗,有些病牛出现异嗜症,吃砖头、塑料制品、胶皮等。
  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缺磷的病牛用20%磷酸二氢钠 30~60克静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需5~10毫升,肌肉注射。
  对发病奶牛应及时进行血清学检验,以便对症治疗,并适当补喂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高的饲料,可每天喂萝卜7.5~10公斤。
  对低钙引起发病的,重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0~300毫升,维生素A、维生素D需5~10毫升,肌肉注射(5~7天为一疗程)。
  氯不足可能是由于喂的食盐量不够或者食盐的质量差而造成。应适当添加优质食盐。对镁元素含量过高引起腹泻的可适当减少矿物质饲料添加剂中镁的含量。
  饲料中钙、磷适宜比例为1.8:1或2:1,喂添加剂应注意质量和剂量、防止中毒。
  对于不是重度缺磷或缺钙的或者挤奶后出汗及异嗜癖的病牛,可用钙中钙250克、磷酸二氢钠500克,混于饲料中喂7~10天。维生素A、维生素D3500克混于1000公斤饲料中喂给。
  (王晓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