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风劲再扬帆 奋楫开新局
——韩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韩城市一角。(资料图)

    黄龙山系七县(市)护林联防年会在韩城召开。(资料图)

    花椒系列产品备受青睐。(资料图)

    建设中的“千万工程”示范村西庄镇郭庄村农贸市场。(资料图)

  吴永刚
  2024年,韩城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三个年”活动,直面多重挑战,克服多重困难,统筹多重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和6.8%。
  稳增长 稳预期 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韩城市始终把稳增长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统筹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精准调度、挖潜增效,市域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在承压前行中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去年以来,韩城市把“减少负拉动,力争作贡献”作为底线任务,有效杜绝了“大起大落、失速失控”。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招商推介,实际使用内资13.11亿元,完成渭南下达任务的121.6%。减税降费及退税1.48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1.44亿元。韩城市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39位,比2023年上升9个位次。
  延链条 聚集群 转型升级步伐稳健
  韩城市把稳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12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投入运营,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布局。龙钢炼钢饱和蒸汽发电、1300吨高纯石英新材料、旭强瑞40兆瓦余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和110千伏变电站、煤矸石绿色无害化综合处置示范线等项目建成运行。京能桑树坪100兆瓦光电实现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40兆瓦。150万吨钢铁渣粉入选全省第一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盈达气体跻身全省重点产业链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5户企业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证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88.1亿元。
  抓创建 促融合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韩城市坚持文化“出新”和旅游“出圈”互促共进,司马迁祠景区入围文化和旅游部5A级景区创建名单,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馆。司马迁祠和党家村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韩城市荣膺中国文化百强县。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整改任务基本完成。以“消费促进年”活动为主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爱琴海购物公园、香山文化创意街区、金塔农贸市场盛大开业,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9个。史记文化街区入选陕西商旅名街。5家工坊入围省级非遗工坊。韩城市列为国家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培育限上商贸单位27户。富强宏图牧业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家出口养殖基地备案企业。孟益沟公司完成欧盟商标注册。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9%。
  增动能 添活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韩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实施,韩城市纳入全省“一群一圈四极六城多镇”“六城”之一。优化提升一枚印章管审批、管服务效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集中公布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双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片区+中心村”政务服务模式荣获全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秀创新案例。城投公司主体信用恢复AA评级。累计开通5G基站982个,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深度覆盖。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100.67亿元,增长22.11%。3家企业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韩城煤矿机械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华瑞邦公司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三资”实现全口径集中统一管理。
  兴业态 促增收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韩城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建设省级示范村6个、市级重点村8个。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8400亩。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清零。种鸭养殖孵化出口基地、花椒籽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花椒芽菜辣酱扩产项目建成投产。3家花椒企业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金太阳公司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编制《水网建设规划》,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竣工,凿开河、山洪沟和小流域治理完工。芝川镇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为方向,吕清公路一期通车,108、327、628国道完成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快递进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司马古道入选全国最受欢迎古道。交通运输局荣获全省普通公路养护统计数据质量第一名。
  补短板 强弱项 美丽韩城底色更亮
  韩城市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242家涉气企业实行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第三轮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全年优良天数268天,重污染天数2天、同比减少3天,环境空气质量改善8.3%,优良天数等3项指标完成省考任务。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59个黄河干流排污口完成整治58个。启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攻坚,2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完成修复提升,9座沿黄村庄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龙门地区9个初期雨水收集池、玉镜大街雨污排水通道提升改造工程竣工投运。法治化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追缴赔偿费用108.68万元。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率达97.3%。
  办实事 解难题 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韩城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以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着力点,北区市政道路照明一期、城市公园维修、朴园路、白田路、花园南路、状元街改造等“补短板”项目建成。第二批次38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清洁供暖——余热利用长输供热管网项目启用,绿色“暖流”进入千家万户。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技能培训进镇村”实现镇级全覆盖,产业工人维权中心模式全省推广。为康生物科技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6.8%。韩城职专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荣获银奖。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在建项目竣工。
  防风险 除隐患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韩城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扎实开展煤矿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功退出“煤矿安全生产重点县”名单。七县联防区域森林火灾“零发生”。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信访总量和刑事立案分别下降46.6%、8.2%。统筹发展与化债,千方百计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全面解除非标债务风险,稳妥化解到期债务,债务形势保持平稳。坚持“一楼一策一专班”,1158套“保交房”任务交付率达98.7%。在全省率先建成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预警)平台。金城市场监管所被授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韩城市实现“省级平安市县”四连冠,首次摘得“平安银鼎”。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之年,更是韩城推进工业突破和“小城逆袭”的关键之年。韩城全市上下将以“小城逆袭”的主动作为,推动千年古城逆势突围、实现“新生”,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大力量。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