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季桃树流胶病如何防治
  桃树流胶病又名疣皮病、树脂病,是桃树及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一种常见病害。桃树发病后,常造成树体营养物质大量流失,轻则削弱树势,影响树体正常结果,严重时引发死枝死树。春季是病害的初发期,也是铲除病菌的最佳时期和防治的关键期。
  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于枝干,尤以主干、主枝分叉处及伤口部位居多。发病初期,病部膨胀,然后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逐渐变成晶莹、柔软的褐色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严重的树干布满胶质块,树皮开裂,易遭其他病菌危害。树皮没有损伤的能看到球状膨大。随病害发展,流胶点增多、增大,严重时树干遍体流胶。当病斑扩展包围主干时,病树会枯死。
  发病条件
  造成桃树流胶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等,多通过寄生枝干危害枝叶,使病株衰弱,抗性降低。感病以后,树势衰弱,造成流胶病。二是虫害的发生为病害侵入提供了条件。主要是蛀干类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三是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及冻害、日灼及雹灾等。四是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留下的修剪伤口为病菌侵入提供了条件。五是环境因素,土壤不良、过粘或酸性偏大,果园地势低洼、排灌不畅、积水偏多等等。
  防治措施
  加强桃树养护管理 增施有机腐熟肥料,改良土壤,粘土里应掺入粗沙,排除渍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伤。
  修剪清园 修剪病枯枝干,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并喷施45%石硫合剂150倍液进行树体消毒,减少菌源。树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树干。
  刮疤涂药 桃树发芽前后刮除病斑,然后涂抹杀菌剂菌毒清50倍或辛菌胺醋酸盐200倍液,杀灭病菌,减少侵染源。
  药剂防治 桃树休眠期用利刀刮除病斑及其周围少量健康组织,或沿主干在病部纵划数刀,深达木质部,再涂上菌毒清50 倍或辛菌胺醋酸盐200 倍液。也可在刮除伤口处流胶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然后涂接蜡加以保护。接蜡配制方法是:用松香3份、石蜡1份、畜油1份,熔化均匀后即成。早春萌动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后的病原。3月下旬至4月下旬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与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 倍混合液,每10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3~4次。在桃树开花生长旺盛期5~6月间,正是高温高湿季节,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可采用20%噻菌铜悬浮剂300~700倍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与40%腈菌唑4000倍或10%苯醚甲环唑2500倍液,每10天左右1次,连喷3~4次。注意轮换交替使用药剂,防止单一使用某一种杀菌剂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范武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