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
村口人家
杨毅波
村口人家平时只有两人:老高和他老姐。老姐实际上是老高老伴,因为和老高同年出生,但比老高大几天,老高一直这样称呼。
老高两口子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老高原来是城里一所小学的校长,老姐是一位幼儿园老师。退休后,他们回到老家,儿子一家四口在城里工作和上学。在搬回老家这件事上,老高和老姐心思完全一致:乡情难断,田园风光,空气清新,栽瓜种豆,赶集看戏,生活更惬意。
老高居住的这个村,有一条直溜溜的街道,但因为有坡度,百十户人家并未联为整体。从东往西,灰墙红顶的小楼渐次向上,给人一种美观的层次感。村子在林木掩映中,家家门前柿树挂红,路面整洁干净。
老高的房子是两层小楼、一座小院。这是村子统一规划,漂亮实用。老高住在村口,屋外有一方连接潺潺溪水的荷塘。他自己动手,引水入院,便成了“小桥流水人家”。院子里,四季有花,花香怡人。
清晨,天刚蒙蒙亮,有个身影在街灯下晃动,那就是老高。卖早点的晓辉、小慧两口子走出门,眼看街道已被老高打扫得干干净净。老高回到家,老姐已经把饭做好。
吃完早饭,歇息闲聊一会儿,老姐准备午饭,老高又出门了。午饭每周有食谱,面条、米饭、包子、饺子,多种花样,老姐都拿手。老高要到屋后去,那里有半亩地种蔬菜,白菜、菠菜、韭菜、大葱、蒜苗等各自成畦,还有一座小小的暖棚,种着稀罕菜。老高一边劳作一边唱秦腔,但不管是“眉户”还是“碗碗腔”,都是他自己填词。“我有半亩田园,手持铁锨锄头,种植瓜果蔬菜,养护花草竹柳……”进村出村的人都说老高唱得好。
午饭时间到了,老高的院子一下子进来七八个娃娃。他们都是在村小上学的孩子。娃娃们都来自隔壁村,中午回家吃饭时间紧张。几年前,老高两口子合计,闲着也是闲着,给娃娃们做个午饭。
今天吃的是“时辰包子”。南瓜馅、地软馅、豆腐粉条馅的都有。老姐还特地做了一笼老高最爱吃的萝卜大肉馅的包子。包子一定要趁热吃,所以等孩子们坐定才出笼。上二年级的乐乐急不可耐,不等开吃就抓起一个萝卜大肉包子。包子烫手,他两只手颠来倒去,赶紧用嘴吹气。“慢点吃,小心烫着。”老姐话音未落,乐乐“扑哧”咬了一口。包子烫而汁多,他嘴巴吸溜吸溜的,包子汁顺着两边嘴角淌下来。老高给乐乐一边擦嘴一边问:“包子香不?好吃吧?”乐乐吸溜着嘴,话语结巴:“香,香,好吃!”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午休后,老高写字绘画,老姐抓紧练歌。晚上,村上自乐班一群人来到老高院子,敲锣打鼓拉胡琴,唱到月亮高挂半空才散伙……
村口人家平时只有两人:老高和他老姐。老姐实际上是老高老伴,因为和老高同年出生,但比老高大几天,老高一直这样称呼。
老高两口子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老高原来是城里一所小学的校长,老姐是一位幼儿园老师。退休后,他们回到老家,儿子一家四口在城里工作和上学。在搬回老家这件事上,老高和老姐心思完全一致:乡情难断,田园风光,空气清新,栽瓜种豆,赶集看戏,生活更惬意。
老高居住的这个村,有一条直溜溜的街道,但因为有坡度,百十户人家并未联为整体。从东往西,灰墙红顶的小楼渐次向上,给人一种美观的层次感。村子在林木掩映中,家家门前柿树挂红,路面整洁干净。
老高的房子是两层小楼、一座小院。这是村子统一规划,漂亮实用。老高住在村口,屋外有一方连接潺潺溪水的荷塘。他自己动手,引水入院,便成了“小桥流水人家”。院子里,四季有花,花香怡人。
清晨,天刚蒙蒙亮,有个身影在街灯下晃动,那就是老高。卖早点的晓辉、小慧两口子走出门,眼看街道已被老高打扫得干干净净。老高回到家,老姐已经把饭做好。
吃完早饭,歇息闲聊一会儿,老姐准备午饭,老高又出门了。午饭每周有食谱,面条、米饭、包子、饺子,多种花样,老姐都拿手。老高要到屋后去,那里有半亩地种蔬菜,白菜、菠菜、韭菜、大葱、蒜苗等各自成畦,还有一座小小的暖棚,种着稀罕菜。老高一边劳作一边唱秦腔,但不管是“眉户”还是“碗碗腔”,都是他自己填词。“我有半亩田园,手持铁锨锄头,种植瓜果蔬菜,养护花草竹柳……”进村出村的人都说老高唱得好。
午饭时间到了,老高的院子一下子进来七八个娃娃。他们都是在村小上学的孩子。娃娃们都来自隔壁村,中午回家吃饭时间紧张。几年前,老高两口子合计,闲着也是闲着,给娃娃们做个午饭。
今天吃的是“时辰包子”。南瓜馅、地软馅、豆腐粉条馅的都有。老姐还特地做了一笼老高最爱吃的萝卜大肉馅的包子。包子一定要趁热吃,所以等孩子们坐定才出笼。上二年级的乐乐急不可耐,不等开吃就抓起一个萝卜大肉包子。包子烫手,他两只手颠来倒去,赶紧用嘴吹气。“慢点吃,小心烫着。”老姐话音未落,乐乐“扑哧”咬了一口。包子烫而汁多,他嘴巴吸溜吸溜的,包子汁顺着两边嘴角淌下来。老高给乐乐一边擦嘴一边问:“包子香不?好吃吧?”乐乐吸溜着嘴,话语结巴:“香,香,好吃!”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午休后,老高写字绘画,老姐抓紧练歌。晚上,村上自乐班一群人来到老高院子,敲锣打鼓拉胡琴,唱到月亮高挂半空才散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