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特别关注•
陕西农特产品“精彩出圈”

 

陈庚在网上与客户交流产品体验感。 
 

杜雷直播销售柿饼。 
 

都青霞(前排右)直播介绍产品。 
 

宗栓龙在仓库理货。 
  本报记者 张恒 文/图  
  时值冬季,正是农特产品丰富的时节,电商平台纷纷开展各种花式促销。我省的农特产品也搭乘“电商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直播平台中,一些电商达人各显身手,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带货。一个个直播平台、一场场特色销售、一个个助农妙招,让更多特色产品和优秀文化被大家了解,也让更多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1 “只为把家乡好货卖得好”  
  在富平县曹村镇南沟村,80后小伙儿杜雷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从2022年返乡创业开始,他就通过电商平台售卖家乡农产品。  
  12月13日,记者来到了南沟村杜雷的家。杜雷告诉记者,他原本在上海务工,当看到家乡农产品质优价美却销售受阻,便决心回乡创业。  
  “在上海,我把家乡的柿饼带给朋友分享,他们都很喜欢,让我觉得家乡的柿饼在大城市很有价值。回到村里,我就想着通过电商平台把村里农产品卖出去。”杜雷说,起初就是简单地用手机拍摄相关视频,内容过于单一。今年,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来到富平县开展培训,让他获益匪浅。  
  现在,每次直播前,杜雷都会制定直播计划,然后再赋予丰富的内容。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容易达到销售预期。渐渐地,在杜雷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触网”销售自家的农产品。  
  “我是富平老杜,种植了四五亩柿子,柿子年年务,柿饼年年挂,还做了几吨柿子醋,我为家乡的农产品代言,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拿起手机为自己代言。”受杜雷影响,他的父亲也开始通过手机卖山货。  
  “电商快车驶入乡村,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现在,我每天晚上直播两个小时,卖货虽然不多但也没有间断,只为把家乡好货卖得好。”杜雷说,目前他正在筹备成立合作社,和村民们一起抱团发展,不仅要把家乡的好产品卖出去,还要让产品卖上好价格。  
  2 “让网友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网名为“村长村子”的直播间里,主播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与网友互动。而聘用主播做直播的则是一个95后小伙儿,他叫陈庚,是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西堡村人。  
  “我是6月底7月初开始做直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村里看到不少阿姨们在一起聊天很有感染力,所以就聘请她们走进我的直播间与网友互动,介绍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这样既把我们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出去了,还带动了阿姨们增收。”陈庚告诉记者。  
  陈庚的团队目前有20余人,工作就是选品和直播。直播间交给村里的阿姨,陈庚偶尔参与,他大部分时间用于选品。每选一款食品,他都要亲自试吃、测评,了解这款产品的市场评价,关注配料表,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当主播,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直播间里热闹,我每天都很开心,感到自己的生活很有奔头。”今年63岁的村民都青霞说,现在每天在直播间里和网友互动,介绍各类农产品,让她感到幸福快乐。  
  “我就是要选择好产品,不辜负消费者的信任,直播带货才能可持续地发展。”陈庚说,他们目前正在进行3D建模直播,带给网友全场景沉浸式体验,同时让直播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助力陕西土特产飞往全国。  
  3 “老果农也学会新‘吆喝’”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直播中来,而三原县马额镇新安村的宗栓龙则是最早做电商的那批人。12月13日,记者见到宗栓龙时,他正在收苹果。  
  今年43岁的宗栓龙从事电商行业已经十多年了。“这批果子个小、甜度不够。”选品时的宗栓龙一脸严肃,“一定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维护好口碑,绝不能辜负客户信任。”宗栓龙说。  
  曾经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宗栓龙腿部受伤。养伤期间,他开始“触网”,没想到给他之后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直播,都是把场景设置在田间地头,现在要不断挖掘乡村价值,不仅仅是推销卖产品,同时还在推荐文化、推荐风景。”宗栓龙说,互联网销售网络平台瞬息万变,他也要与时俱进,持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宗栓龙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在他看来,当下多家平台分流量,想要拥有更多粉丝,除了秉承诚信的原则,坚持用好产品和好服务赢得客户外,还得靠一些新的运营手段吸引新客户。  
  “活到老学到老,持续提升自己很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运营中去。”宗栓龙指着直播间的设备和电脑里的场景图说,“比如我卖苹果,不能只卖苹果,得学会新的‘吆喝’方式,要告诉直播间的朋友们这个苹果是咋种出来的。这样,不仅更加真实地展示产品,还能给网友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电商直播带货似一把神奇的钥匙,引导更多果农利用网络平台销售自家的水果。从“触网”开始到现在,宗栓龙每年线上售卖水果达1000万公斤以上,他也从一个普通果农转变成帮助乡亲们卖货的“靠山”。  
  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在现场借助AI进行无人直播。通过AI技术,可以精准地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推荐合适的农特产品,还可以为电商平台和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客服服务。  
  目前,在我省农村地区,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的农产品,不仅实现了致富增收,还带动了就业和创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