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行走乡村看振兴
猕猴桃“成长记”
  本报记者 张恒
  11月14日,已是冬天,落叶纷飞。然而,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栗元坡村村民崔志辉家的猕猴桃果园里,一个个果形饱满、大小不一的猕猴桃挂在枝头,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果园里,正好遇见来自西安市的王梅在采摘猕猴桃。她一边挑选着自然成熟的果子,一边赞不绝口:“甜而不腻,爽口不酸,农家肥滋养的果子就是好吃!”
  崔志辉,这位38岁的果农,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憨厚与耿直。他慷慨地招呼客人:“随便吃,不用客气,一会我再给你带几个即食果子路上吃。”
  谈及种植猕猴桃的初衷,崔志辉告诉记者,他曾经做过酒店管理,但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2016年,他毅然决定返乡种植猕猴桃,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也让他对猕猴桃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
  “我种植的猕猴桃,是边学习边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崔志辉说,“我始终坚信,只有优先考虑质量,才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保持果品的品质。因此,我坚持使用农家肥,采用自然农法种植,让猕猴桃在深山中自由生长,吸收大自然的精华。”
  在崔志辉精心呵护下,他的猕猴桃果园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坡地的猕猴桃亩产从最初的7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00公斤,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产量也在一点点突破。这些猕猴桃除了订单供应外,就是一直挂在树上被客户现场采摘,一直到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让客户既能买到可心的果子,又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靠着6亩猕猴桃,他每年收入在10万余元。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绿色食品的美味和营养,同时也能够唤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崔志辉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