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2日
“陕西省生态云感知系统”入选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 黄敏)11月29日,记者获悉,日前,国家数据局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陕西省生态云感知系统”入选其中。
据了解,陕西省生态云感知系统对接国家林草局林草感知系统,共享测绘部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梳理全省林草历史数据、动态监测数据和业务专题数据,建立相关数据标准,汇聚1846万个林业图斑,整理2.73亿条数据信息,形成各类数据资产890个。
在推动共享、促进系统融合方面,该系统构建统一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联合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聚焦“空间信息+林业数字化”,集成用户中心、感知中心、无人机服务等16项公共技术能力。同时,连通“末梢”,建立一体化感知网络。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云台、物联感知设备等多种路径,汇集省、市、县(区)各要素的感知信息,接入重点区域摄像头931路,以及697路具备可实时回传的红外相机,完成有效识别物种3159次,充分发挥调查监测人员、生态护林员等重要“末梢感知”作用。
据了解,陕西省生态云感知系统对接国家林草局林草感知系统,共享测绘部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梳理全省林草历史数据、动态监测数据和业务专题数据,建立相关数据标准,汇聚1846万个林业图斑,整理2.73亿条数据信息,形成各类数据资产890个。
在推动共享、促进系统融合方面,该系统构建统一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联合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聚焦“空间信息+林业数字化”,集成用户中心、感知中心、无人机服务等16项公共技术能力。同时,连通“末梢”,建立一体化感知网络。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云台、物联感知设备等多种路径,汇集省、市、县(区)各要素的感知信息,接入重点区域摄像头931路,以及697路具备可实时回传的红外相机,完成有效识别物种3159次,充分发挥调查监测人员、生态护林员等重要“末梢感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