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
抢抓“鸡”遇促振兴
本报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张辉
11月7日,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汉阴县城关镇草桥村村民李正松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一只只蛋鸡争先抢食主人为它们精心准备的饲料,李正松和鸡场务工的群众一边给鸡喂食,一边拣拾鸡蛋。
走进草桥村的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标准化养殖笼架,蛋鸡按照“一鸡一笼”在各自的“楼房”里生长,室内恒温无异味,绿色、高效、规模化的养鸡模式让养殖环境焕然一新。
“鸡的饲料都是我亲自配制的,用的大多是农家种植的绿色蔬菜和草料,加上专门的配方,养出来的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鸡蛋也是供不应求,订单不断。”拾起一个个品相饱满的鸡蛋,李正松高兴地说。
草桥村村民素有家家户户养鸡的习俗,但是散养一直形成不了规模。近年来,村两委和村集体合作社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路径,从实际情况出发,与养殖大户李正松签约合作成立汉阴县金桥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总投资100万元,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圈舍2栋,配备全自动养鸡设备2套,引进罗曼粉鸡、白来航鸡两个蛋鸡品种,并注册了“金桥”富硒鸡蛋品牌。产品不仅为县内各大超市、学校、餐饮店提供配送,还销往西安等地。
在李正松过硬的养鸡技术助力下,养殖规模从最初的5000只扩大至2万只,每天产蛋量1100公斤左右,总产值可实现年均400 万元以上。鸡场通过“产业+助农”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双赢。
“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将‘金桥’富硒鸡蛋的品牌打得更响,让村集体经济更强,让更多农户受益。”李正松信心满满地说。
11月7日,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汉阴县城关镇草桥村村民李正松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一只只蛋鸡争先抢食主人为它们精心准备的饲料,李正松和鸡场务工的群众一边给鸡喂食,一边拣拾鸡蛋。
走进草桥村的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标准化养殖笼架,蛋鸡按照“一鸡一笼”在各自的“楼房”里生长,室内恒温无异味,绿色、高效、规模化的养鸡模式让养殖环境焕然一新。
“鸡的饲料都是我亲自配制的,用的大多是农家种植的绿色蔬菜和草料,加上专门的配方,养出来的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青睐,鸡蛋也是供不应求,订单不断。”拾起一个个品相饱满的鸡蛋,李正松高兴地说。
草桥村村民素有家家户户养鸡的习俗,但是散养一直形成不了规模。近年来,村两委和村集体合作社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路径,从实际情况出发,与养殖大户李正松签约合作成立汉阴县金桥生态农业科技公司,总投资100万元,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圈舍2栋,配备全自动养鸡设备2套,引进罗曼粉鸡、白来航鸡两个蛋鸡品种,并注册了“金桥”富硒鸡蛋品牌。产品不仅为县内各大超市、学校、餐饮店提供配送,还销往西安等地。
在李正松过硬的养鸡技术助力下,养殖规模从最初的5000只扩大至2万只,每天产蛋量1100公斤左右,总产值可实现年均400 万元以上。鸡场通过“产业+助农”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双赢。
“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将‘金桥’富硒鸡蛋的品牌打得更响,让村集体经济更强,让更多农户受益。”李正松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