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06日
我省加快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本报讯(记者 黄敏)11月4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狠抓社区矫正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全省共建成107个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和1300个社区矫正“三类基地”,其中社区矫正教育基地315个、公益活动基地666个、就业基地319个,形成了以县级社区矫正中心为基本抓手、“三类基地”为重要载体的立体化教育帮扶体系。
为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司法厅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统筹推进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目前,全省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在0.01%以内。同时,联合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出台《陕西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创新落实“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要求,加大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道德等教育。今年1月至9月,累计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道德等教育14.26万余人次,帮扶活动2.5万余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32%。
为打造联动帮教新模式,省司法厅还与民盟陕西省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统筹推进全省“黄丝带帮教”工作,充分发挥民盟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提升特殊人群教育改造质效。
为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省司法厅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统筹推进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目前,全省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在0.01%以内。同时,联合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出台《陕西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创新落实“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要求,加大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道德等教育。今年1月至9月,累计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道德等教育14.26万余人次,帮扶活动2.5万余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32%。
为打造联动帮教新模式,省司法厅还与民盟陕西省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统筹推进全省“黄丝带帮教”工作,充分发挥民盟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提升特殊人群教育改造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