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进基层 接地气 入民心
——凤县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侧记
    凤县“红小凤”理论宣讲员走进居民小区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宣讲活动。

    凤县“红小凤”理论宣讲员以打快板的形式宣讲。

    凤县“红小凤”理论宣讲员通过院坝会开展宣讲。

    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宝鸡市文明实践巡回宣讲活动。

  刘涛 王启行 文/图
  理论宣讲统一思想,文明实践凝聚力量。自8月以来,凤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场场主题鲜明的宣讲,一次次深入浅出的解读,一回回直面基层的交流,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还是在偏远的乡村角落,都能听到宣讲团成员们激情澎湃的声音,感受到全会精神的强大魅力。
  1 一个团队,“红小凤”带头讲政策
  “扎扎实实地学习,反复不断地讨论,保证了我们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涵,并在宣讲中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清、讲透、讲实、讲准。”凤县“红小凤”理论宣讲员刘涛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迅速行动,快速反应,选拔30余名政治素养高、思想品德好、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志愿者,组建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红小凤”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会,领会改革意图、明晰前进方向,确保“红小凤”宣讲团的所有成员吃透精神、把握政策、注重导向;举办理论宣讲备课会,结合凤县实际,立足工作岗位,紧贴受众群体,谈感悟、讲构思,探讨结构框架、交流宣讲素材,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全县9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9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在“红小凤”理论宣讲员的示范带动下,各镇各部门的理论宣讲员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宣讲等形式开展宣讲,全县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全会精神宣讲全覆盖。
  2 一台节目,“百姓名嘴”上台讲故事
  “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容易听懂,让我受益匪浅,觉得美好生活更有奔头了。”凤县平木镇杨河村村民于会萍参加宣讲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党的创新理论,要想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宣讲有实效,就必须在趣味性上下功夫。为此,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群众文艺团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先后创作出了三句半《三中全会宏图展》、快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暖人心》、戏曲《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得好》、朗诵《我眼中的凤县和美乡村》、情景剧《移风易俗走进新时代》、舞蹈《花开中国》等文艺节目,使全会精神从“文件语”变为“家常话”,让理论“活起来”“动起来”,激发群众学习的兴趣,让党的好政策、好方针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在巡回宣讲中,该中心因地制宜,策划开展“镇镇一台戏 村村都来演”“映前十分钟”“周三夜校”“我们的节日”等文明实践活动,采取“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百姓视角、群众语言“拉家常”宣讲“大理论”,让群众在日常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接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熏陶和洗礼,不断增强理论认同感。
  3 一个品牌,唱响创新理论最强音
  “我经常参加‘红小凤’理论宣讲活动,让我明白了老百姓的‘靠山’就是党,只要坚定信心跟党走,日子就会越过越好。”“红小凤”理论宣讲员说。
  凤县按照“哪里方便群众,就在哪里讲”的原则,持续挖掘多样化的阵地,把理论宣讲阵地搭建到群众的“家门口”,在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公园广场和古树长廊,宣讲员和群众围坐在一起,接地气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就开始了。活动中,宣讲员讲一段科学理论并采取快问快答的形式答一次“学习强国”问答题,镇村干部说一件事关群众利益的身边大事,党员群众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悟。最后,大家齐唱一首红色歌曲。这已经成为凤县“红小凤”理论宣讲的标准化流程。
  在双石铺镇,“红小凤”理论宣讲员如同散落在乡间的“蒲公英”,走进居民小区、村组院落,变大理论为小故事,用“微宣讲”讲述大道理,唱响了“红小凤·蒲公英”宣讲品牌;在河口镇,“红小凤”理论宣讲员结合村民闲暇时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拉家常的特点,以“红小凤·河口夜话”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彻;在平木镇,“红小凤”理论宣讲员深入农家院落,支起小马扎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开展“红小凤·平事说理”宣讲活动,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4 一网铺开,营造线上宣讲强声势
  “我们把宣讲的阵地搬上‘云端’、联网‘上线’,让宣讲随时看、随身听,能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递到‘神经末梢’。”凤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委文明办主任陈兴刚说。
  群众在哪里,党的好声音就要延伸到哪里,理论宣讲就要跟进到哪里。为了确保因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者外出务工不能参加集中宣讲活动的群众“不缺课”,凤县积极创新宣讲载体,持续拓展课堂形式,借助“文明凤县”“凤县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县融媒体平台和县镇村三级微信群,开通“云端课堂”,编发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事项13期,制作全会精神学习专访视频13期,宣传报道全县各镇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信息20余期,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组织少年儿童录制“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宣讲活动视频,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杰出人物、生动故事,以“童声”话党恩,激发广大少年儿童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梦,展现凤县少年儿童“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在村民早饭、午饭后开通“大喇叭课堂”,开展“线上”宣讲、“乡土味”解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入田间地头、“播”到百姓心间,全方位、多层次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递到家家户户,营造了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浓厚氛围。
  当前,凤县“红小凤”理论宣讲员通过“活”的方式、“鲜”的语言、“实”的内容,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城乡群众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前进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凤县篇章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活力。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