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领导深入临镇高家塬村调研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资料图)
张佳红 杨凯
近年来,延安农商银行准确把握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省联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坚守支农支小支实的市场定位,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秉持金融初心,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工作模式,将红色传承与企业文化及业务发展“相融共生”,为奋力书写圣地绚丽篇章贡献“农信力量”。
金融活水,浇灌乡村致富果
苹果作为延安第一大特色产业,已有80多年的种植历史,宝塔区超过80万农民“镶嵌”在苹果产业中,依靠苹果致富。为了支持苹果产业发展,延安农商银行积极行动,为果农和苹果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李大叔是当地的一位果农,多年来一直精心种植苹果。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他意识到需要更新果园的设备,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但是,资金问题却让他犯了难。就在这时,延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他的情况后,为他提供了一笔专项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李大叔购买了先进的灌溉设备和农药喷洒设备,还引进了新品种的苹果树。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今年的苹果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高,收入也比去年翻了一番。
延安农商银行还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推动苹果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通过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苹果采摘园、农家乐等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品尝新鲜苹果。这不仅增加了果农的收入,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延安农商银行还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贡献力量。通过发放贷款支持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金融助力,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在延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其中,食用菌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崛起,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专业从事食用菌产品研发、品种选育、菌种研发、菌种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公司拥有黑木耳、灵芝、滑子菇、香菇、平菇等十余种食用菌的相关核心技术,取得相关知识产权21项。
为了支持这家企业的发展,延安农商银行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为其发放300万元的小微企业主贷款。有了这笔资金,该公司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加强了技术研发,提高了产品质量。该公司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使企业与合作社联动,合作社与农民联动,辐射带动 4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王大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她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收入不稳定,还不能照顾家庭。自从加入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她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她说:“现在好了,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这都要感谢延安农商银行和延安菌舰生物科技公司。”
金融赋能,民宿产业焕新彩
在陕北,窑洞是家,更是游子心中一抹乡愁。延安的窑洞在时代变迁中也焕发出新的光彩。兀里·红谣作为延安旅游“网红地”,也作为大力打造“回归乡村、回味乡愁”的窑洞民宿集群,在这个暑假一度“热起来”。同时,像兀里·红谣这样具有独特特色的精品民宿也成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延安市兀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陕西省延安市重点扶持企业,兀里·红谣文旅园区项目总投资预计1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是集窑洞民居住宿、餐饮、乡村振兴、党建培训、单位团建、研学、红谣农场等板块的综合性文旅园区,也是国家级美丽乡村、陕西省乡村振兴实践交流基地、陕西省教育厅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电商培训基地。为了支持这家企业的发展,延安农商银行向该公司发放小微企业主贷款14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园区规模,完善了园区的设施和服务,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来自北京的张先生一家,听闻延安的红色历史和独特的窑洞民宿,特意在暑假来到兀里·红谣。一进入园区,他们就被那古朴的窑洞和浓厚的民俗风情所吸引。张先生感慨道:“这里的窑洞民宿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又增添了现代的舒适设施,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却又能享受当下的便利。孩子们在农场里体验农耕生活,了解非遗,这一趟旅行真是收获满满。”在餐厅里,他们品尝了地道的陕北美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张先生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带着亲朋好友再来这里,感受延安独特的乡村风情。
赓续红色根脉,谱写金融担当。在“党建+”精细化管理的引领下,延安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矢志不渝地支持“三农”工作和地方经济建设,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务实的举措,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铸实“四心银行”的金字招牌,为推动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磅礴力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