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行走乡村看振兴
特色产业兴 发展活力足
  本报记者 黄河
  8月22日,在淳化县车坞镇贤仓村的果园里,拉运鲜桃的车辆与装筐、称重、装车的人们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丰收的喜人场景。
  “我们村桃子个头大、颜色正、水分多、甜度高、口感好,每天都有外地客商上门收购。我们这里种桃全部采用生物有机肥施肥,由专业农药师配比进行病虫害防治,果子品质优、质量好,吃着放心。”说起桃子,村民袁备战高兴地说。
  袁备战种桃已经有10多年了,他家种了15亩水蜜桃,每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是村民眼里的“土专家”。
  据了解,贤仓村大力发展桃产业,培育“桃经济”。目前,该村已发展水蜜桃、油桃2000余亩,产量50多万公斤,果农人均年收入8700元。
  近年来,淳化县深入贯彻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推动“党建链”与特色产业链同步延伸,让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淳化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作为果业发展专项基金,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培新育强;县果业部门以“万元果”工程为总抓手,探索推行“四建四强四端”工作模式,建强新的果业发展“五支队伍”。全县引入润祥等果业龙头企业30余家,发展果业协会及果业专业合作社88家,打造优质苹果示范园1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17.5万亩,果业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
  近年来,淳化县紧扣打造10亿级食用菌及设施蔬菜产业目标,建成高山冷凉蔬菜生产基地5个,发展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基地45个,蔬菜稳定在5万亩以上;引入羊肚菌种植项目,发展食用菌730亩,年产量3000余吨,年产值3300 余万元,其中“福缘社区+配套食用菌产业园”模式入选全国典型,建成工厂化双孢菇大棚24座、双层平菇拱棚100座,吸纳117户易地搬迁群众通过资金入股实现分红,带动138户困难群众入园务工增收。
  同时,淳化县聚焦做大做强“一碗荞面饸饹”产业,目前全县荞麦种植面积从1万亩突破至4万亩,产量从500吨增长至1万吨,加工企业从5家发展到近50家,产品品种从2种研发至30余种,产业品牌从5个提升到20余个,荞面饸饹门店从500家猛增至1000家,总产值突破5亿元。“淳化荞面饸饹”激活了“淳化荞麦产业”从业者的发展动能,“一碗荞面饸饹”的知名度已从淳化突破县域走向全省全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