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1日
发“酵”古今 沉淀百年传承




本报记者 王东宇 文/图
酸甜苦辣咸 ,“酸”字首当其冲……
每天下午五时至七时,是古人计时的“酉时”。这个时间段,在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渭北葡萄产业基地,匠人们依据醋醅的温度微妙变化,从一个缸中全部倾倒至另一缸中,如此往复,持续二十一日。
“陕西做醋的地方有很多,但是用传统倒缸方式做醋的仅我们一家。”易红良作为倒缸醋第六代传承人的底气,便来自于下邽镇千年的酿醋文化。
6月18日,记者走进酿醋工坊,一排排醋缸映入眼帘。传统的倒缸技艺,采用精选的玉米、高粱、糯米、荞麦、紫薯等作为原料,经过精心发酵成为醋醅,并置入特制的陶缸内。
当天,只见易红良紧握大锨奋力一铲一抬,满满一铲子醋醅被迅速从一个缸拨进另一个大缸中,就是这样反复拨铲,醋醅中的多菌种充分吸氧,进而让原料中融合的多重本味渐渐飘出……
易红良表示,“非遗+旅游+研学”的发展模式给千年倒缸醋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正是通过全新的旅游体验,让“非遗”醋香走出去,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的一辈中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