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和美乡村展新颜
——韩城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西庄镇郭庄村环境优美。

    韩城市召开“千万工程”观摩推进暨5月份巩固衔接工作调度会。(资料图)

    金城街道城古社区垃圾分类点。

    芝阳镇清水村干部在新建广场的“村民议事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芝阳镇清水村智能保鲜花椒加工项目设计图。

  吴永刚 文/图
  盛夏六月,万物峥嵘。韩原乡村大地满目苍翠,生机勃勃。花椒园里,密密麻麻的果实挂满枝头,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行走在韩城的大小村落,人居环境焕发新颜,特色产业风生水起,一幅和美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1 党建引领夯实强村富民根基
  城古社区位于金城街道新老城区接合部,紧邻韩城东二环路。近年来,社区实施“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家庭农户”新型经营模式,科学规划,多元化发展,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古欢乐田园综合体项目,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居民人均纯收入1.9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30万元。
  “这些年,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从硬化、美化到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6月12日,城古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孙亚茹说,“社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找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入点,以‘干净、整洁、宜居、有序’为目标,垃圾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成,可满足全社区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孙亚茹介绍,在示范村创建中,社区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法,重点依托田园综合体,在周边建设延伸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483万元,发展温室优质葡萄种植、民宿餐饮等项目。这些项目正在实施,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韩城市积极学习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围绕基层班子强、产业发展强、基础设施强、服务群众强、治理能力强的“五强”标准,不断提升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市示范村创建过程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了让“千万工程”经验切实落地生根,韩城市把建章立制作为关键,工作中坚持高位推进,充分发挥“统一领导、工作融合”的优势,成立专班推进;建立“提醒、督办、通报”督查“三联动”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督办落实、验收销号”工作方法。
  2 乡村建设擘画产业发展蓝图
  “千万工程”焕发“万千气象”。城古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打造过硬党支部的重要任务,借助城乡接合部地理优势,探索出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强村富民产业的新路径。而芝阳镇清水村,则依托花椒产业深加工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6月13日,在清水村智能保鲜花椒加工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处理项目用地平整工作。
  “我们清水村依托清水温泉的知名度,打造以康养旅居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集康养旅居、农家餐饮、文化体验等多点支撑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进一步增强全村旅游服务能力。”提起示范村创建情况,清水村党支部书记薛晓鹏介绍,村上重点依托现有产业体系和区位优势,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入股投资建设智能保鲜花椒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清水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21万元,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花椒增值保值问题。
  近年来,韩城市立足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形成了以花椒为主,粮食、果蔬、畜禽、渔业、中药材全面发展的“1+5”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其中,花椒全产业链被纳入渭南市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韩城市获得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称号。
  新改建的卫生间里,地板铺设整齐,瓷砖墙光洁透亮,马桶、淋浴等设施一应俱全,这让清水村村民薛海贤心情大好。
  “以前用旱厕,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就到处飞。改厕后,卫生间美观卫生又实用,政府还给补贴,真是太好了。”薛海贤告诉笔者,最近,随着清水村今年125户改厕任务建设完工,全村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实现全覆盖。
  今年,在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中,清水村通过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整治残垣断壁2592立方米,拆除更换道牙115米,硬化修复巷道及场地3317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漫步村庄,一幅“面子”美、“里子”美、“根子”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以来,韩城市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累计改厕4.95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5%。在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桑树坪镇结合山区实际,探索旱厕改造新方式,全面推广“粪尿分集式厕所+改良型卫生旱厕”。完成改造后,不仅保障了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还实现了卫生改厕与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全镇今年完成卫生改厕562户,完成总任务的97.1%。
  据了解,韩城市已累计建成污水处理站64座,7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42.8%;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216个,配套户分类垃圾桶2.1万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3座,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3处,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3.5%。
  3 典型引路提升和美乡村颜值
  走进西庄镇郭庄村,一幢幢灰白相间的房屋错落有致,路灯、绿化、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道路两边的绿树生机盎然,房前屋后的鲜花明艳绽放,优美的乡村环境令人眼前一亮。
  整治人居环境是实施“千万工程”的一步先手棋。郭庄村通过制定规范管用的垃圾收运制度,规范垃圾收集、转运,让村庄的“面子”干净,“里子”整洁。
  “我们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为抓手,全力推进饮水管网、污水站建设、村庄绿化美化、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等,以点串线带面,逐步实现乡村美丽蝶变,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郭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保明说。
  今年以来,郭庄村坚持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标示范村“五强”建设目标,全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陈保明介绍,郭庄村以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为契机,依托村级传统农家食品小作坊聚集和地理位置优势,计划实施建设郭庄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110.5万元,其中吸引社会资金1800万元。园区项目涉及郭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流通项目、火锅烹饪调味料深加工生产项目、花椒产品综合加工生产项目。目前,基本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不久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带动100余户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
  “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实际,全面谋划、抓实重点、统筹推进。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中,韩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全市8个“千万工程”重点村开展调研,逐村研判指标任务创建和项目开展情况。建立“一制五单”机制,由市“千万工程”专班牵头,市级领导包镇联村,部门包抓指标任务,企业帮扶示范创建,多方协作全面发动共同参与持续发力。
  同时,韩城市以省级示范村和渭南市级重点村创建为重点,对标指标要求,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项目建设等工作为观摩内容,逐村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观摩”活动,夯实责任,统筹推动全市“千万工程”工作全面开展。
  接下来,韩城市将紧扣“五强”目标,对照“一图一表一清单”,因地制宜充分彰显各村特色优势,突出产业振兴,深度做好“土特产”文章,强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