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陕西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6月13日,省生态环境厅举行发布会,通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省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生态环境厅突出污染防治重点攻坚,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从源头守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扛牢责任,多方发力,护好人民饮水生命线。压实流域保护责任、健全流域治理体系、形成流域保护合力。在汉江、丹江流域13条河流开展流域补偿,进一步厘清、压实地方治污责任。
  综合治理,系统修复,守好水质安全达标线。持续深化水污染治理。全面开展汉江、丹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2437个入河排口逐一溯源,对存在问题的“一口一策”开展整治,并建立排污口“一张图”管理模式。陕南三市31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累计完成198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千吨万人”及以上水源地划定率100%、水质达标率100%。开展水域岸线生态修复,实施生态流量保障、小流域建设和坡耕地综合整治,对水土流失治理类优先控制单元实施高标准治理,修订《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完成省级重要湿地调查并实施保护与修复,出台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开展水生态健康调查,建立了汉丹江流域鱼类资源数据库。
  全域监测,严格执法,筑牢水源保护安全线。不断健全环境监管体系,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涉水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实时监控废水处置情况。通过物联网监控系统,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非现场执法监管,并采取推送图斑、联合执法等方式,及时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目前,在各项措施推动下,我省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十年来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江水丰盈,水流澄澈;汉江汉中段、安康瀛湖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美丽河湖,陕南三市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3个,在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着力提升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环保督察三大监管效能,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业园区专项整治、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确保水质稳定,持续改善,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