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绿染“几字弯” 黄河“青”几许
  本报记者 黄敏
  九曲黄河奔流,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顶端的“几字弯”片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俱全。
  6月3日,一场雨过后,位于黄河岸边的神木市马镇镇碧空万里、草绿树茂。在马镇镇贺家山村植树点,几台大型无人机正来回穿梭,把一棵棵树苗运送到黄河岸边的山坡上。
  为了让黄河“几字弯”岸更绿、水更清、景更美,马镇镇把黄河沿岸整个坡面国土绿化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推动坡面绿化向纵深推进。
  “过去,这一片坡度大,是我们造林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两年,我们用人工背树苗上坡,一人一天最多背三四十棵。现在,无人机不到两分钟就精准完成投放树苗。”植树点施工负责人李云云称,一台无人机一个小时可以运送120棵树苗,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也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
  栽一棵树,添一片绿。今年,榆林市神木、吴堡、佳县等沿黄县区在立地条件差的区域都使用了无人机运送树苗。目前,已调动无人机70多架,调运各类乔灌苗木173万余株,沿黄向西三公里已形成绿色廊道,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黄河蜿蜒5400多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近年来,我省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持续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使黄河沿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2023年,我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正式开工,沿黄各县区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保护与修复行动,正让“塞上明珠”重现风采、“几字弯”逐绿向美。
  “染绿一片沙,拦住一沟土”,这是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柴兴梁村村民的愿望。这里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我省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之一。今年4月以来,每天有80多名工人在这里挖坑、引水,栽下一棵棵樟子松。
  “树种上后,空气好了,风沙也盖住了,远远看上去绿油油的。”村民杨汉法高兴地说,植树造林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事,村民们得空就过来义务栽树,一个比一个干劲大。
  坡面打孔、垒石造林;乔灌混栽、沙地播绿……榆林市积极探索林草碳汇防沙治沙新模式,计划用5年时间,集中连片建设碳汇林业示范基地20万亩,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双重目标。
  生态保护,久久为功。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斗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点解决流域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草原超载过牧、河湖湿地保护六大生态问题,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为此,我省围绕沙化土地全面治理、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渭北旱塬植被恢复三方面,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保障,有序推进各项工程落地见效。
  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今年,我省聚焦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全面固定,白云山区荒漠化土地治理提升和渭北旱腰带植被修复重建,计划完成“三北”地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建设任务240万亩。目前,已累计完成207万亩建设任务。
  眼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正酣。随着一片片新绿厚植母亲河,一幅河水清清、两岸“青青”的和美画卷在“几字弯”渐次铺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