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方沃土兴百业 文脉悠长润古今
——宝鸡市以高质量发展解锁“富美乡村”新范式
    关山草原。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一角。

    千阳县草碧镇罗家店村一角。

    陇县和氏高寒川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会军向采访团介绍有关情况。

    千阳县南寨镇千湖林海营地一角。

    媒体记者采访西府老街擀面皮经营户。

    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航拍。    本版图片由记者邵林喜 孙金龙 王东宇 摄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张恒
  一方沃土,百业兴旺;一座古城,文脉悠长。坐落于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宝鸡,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灵气和韵味。作为周秦文化发祥地,宝鸡城乡沃野有形的、无形的文化资产触手可及;作为老工业基地,这里工厂聚集、机械轰鸣,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一条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清晰可见;作为绿色山水之都,这里人文与生态共舞、诗意与烟火交织,不断解锁现代农业和“富美乡村”新范式。
  5月20日,随着2024全国农民报全媒体调研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20多家涉农媒体的社长总编、骨干记者走进宝鸡,在这片古老、厚重又尽显“年轻态”的人文沃土,开启一场穿越时光的古今对话,于乡野田间近距离感知现代农业提速发展的蓬勃活力,探寻“千万工程”造梦乡土、强村富民的蝶变密码。
  1 产业提质扩面,打造乡村跃变新能极
  宝鸡,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这里,能体会到古今交织、文武并重、山水共融的大气磅礴,有文化、有诗意、有艺术。
  宝鸡,也是一个有味道的地方。这里,能享受到苹果的甘甜、羊乳的清香、面皮的酸爽,有烟火,有温度,更有生活。
  一杯好羊乳,唤醒宝鸡人的清晨。对于千阳和陇县人来说,羊乳是最寻常、最熟悉的味道。在这里,调研采访团一行下车间、进羊舍,见识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景象。从一只羊、一把草到一条“百亿级产业链”,奶山羊已成为千陇两县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领头羊”。
  车子驶入陇县,一路上,乡村、田野、山峦,处处皆是绿色。条条溪流蜿蜒盘绕,错落民居点缀其中,现代化养殖基地随处可见,一幅生态美、乳业兴、乡村富的美好图景让人感慨万千。
  在到达和氏乳业高寒川牧业公司东风生态养殖场时,“中国生态乳都”的魅力尽显。机械装备一流、设施配套齐全、粪肥循环利用,生鲜乳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这里不仅是全球首个万只有机奶山羊养殖场,更是陇县奶山羊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7个万只羊场、40个千只羊场、172个适度规模场和家庭牧场……这是陇县奶山羊产业高歌猛进的“底气”所在。诚如陇县县长李维芳所说,奶山羊已成为当地一张熠熠生辉的“金名片”。
  若说清香的羊乳是佐餐,那么一碗酸辣筋道的擀面皮,则能承包宝鸡人的一日三餐。在当地,擀面皮是最家常、最特色的美食,无论是凉调面皮、炒面皮,还是擀面皮夹馍,之于人的吸引力不相上下。
  从面皮制备、洗面沉淀、熟化成型到发酵口味等,一张薄薄的擀面皮里,竟然“藏”着62项专利技术……在金台区擀面皮产业园的智能化生产线上,平均每分钟就有200份擀面皮下线。
  不光产能惊人。在宝鸡,一碗擀面皮联动小麦种植、面粉加工、辣椒等9个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00亿元,带动10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并且正在冲刺“双百亿元”目标。
  宝鸡,令人惊艳的还有很多。漫步在千阳南寨镇千湖林海,青果满枝、绿叶满园,夏日的风令人舒爽惬意。在这里,可以一览田园美景,领略千湖湿地的美丽风光;可以采摘新鲜水果,了解丰富的农耕知识;也可以从满是“科技范”的园区中,感受千阳现代农业的智慧与魅力。
  苹果是千阳富民强县兴村的首位产业。这几年,千阳县引品种、创模式、育主体、延链条,硬是把一颗果做成了一条“链”。依靠这一产业,全县1.2万户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这次宝鸡行虽然只有4天时间,但这里的乡村别有风采、产业别具特色,村民朴实勤劳,每一天都收获满满。”在四川农村日报记者袁宇君看来,宝鸡乡村振兴涌动的勃勃生机和现代农业的蓬勃动力让人大开眼界,而更多的触动则来自这片土地所呈现出的别样风景。
  千个人,有千般面孔,千座城,有千般滋味。每个人心中的宝鸡,一定是不一样的画卷,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味道。细细品读,每一幅画卷,都由一个个特色产业聚点成链、提质扩面而勾勒出的清晰轮廓;每一种味道,都源于和美乡村升级跃变而散发出的独特气质。
  2 文旅“穿针引线”,编织共富共美新图景
  一条老街,如一叶扁舟,从历史中驶来,停泊在碧波之畔、市井之间,用厚重人文和古朴气质诠释悠悠古韵与创意新潮。这就是位于金台区胜利塬的西府老街。
  穿过飞檐翘角的牌楼,走在老街的巷道里,民居、茶馆、特色小吃、非遗项目,无不诉说着“陈仓”的往事。在这里,你可以品地道美食,寻找记忆中的味道,也可以在30多个非遗文化体验区,领略这座千年古城的悠远意境……作为宝鸡厚重文脉的缩影,西府老街的一砖一瓦都耐人寻味。
  如果说,“人文美”是宝鸡全力打造城乡共富共美新图景的铸魂之举,以“风景美”为标识的一山一水一村落则是其中的浓墨一笔。
  在千阳县草碧镇罗家店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规划整齐的产业园区赫然入目。在村里走走看看,和村民聊聊增收致富的故事,不难想象,这些年,罗家店村在提升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旅游业态方面下足了“绣花”功夫。
  “村里村外都很美,这两年来观光休闲、体验农事的游客越来越多,大伙儿的日子也更红火了。”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石东征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传统与现代交融、村庄与田野焕新,不仅让村民幸福生活更有奔头,也赋予了宝鸡一道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当这风景和生态旅游融为一体,美丽乡村又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沿着村道一路行进,放眼望去,广阔田野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远处层峦叠嶂、屋舍俨然,名胜古迹、山水美景目不暇接。一条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态画轴把城市、乡村、山野、田园环绕在一起,不断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间“编织”美丽纽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乡村、漫游乡村。
  夏日,来关山草原赴一场清凉之约,是宝鸡文旅的又一张“名片”。在陇县天成镇西部,关山草原牧野苍茫、水草丰美,成群的牛羊在绿草地上或撒腿奔跑、或悠闲觅食,白色的“蒙古包”错落其间,一派田园牧歌的诗意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来这里避暑度假的游客一拨接一拨。
  一座山“圈粉”无数,不仅带动周边村落美起来、富起来,更让很多村民吃上“生态旅游饭”。对于这一点,位于关山草原核心区的关山村最有发言权。
  “我们村就在关山草原腹地,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这些年,村上有200户村民参与旅游产业,80户村民开起农家乐,家家户户都靠着这发了家、致了富。”关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称,围绕独特的草原文化、草原景观和特色产业,关山村加快推动生态、人文、旅游多元融合发展,为游客和村民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从深藏闹市的西府老街到令人向往的关山草原,宝鸡旅游业出圈出彩靠什么?文旅“穿针引线”,沟通美丽乡村、构建生态文明、融合历史文化、连接未来发展……随着一条条“连美成线”的乡村风景、贯通古今的融合之路、百花齐放的旅游产业链在渭水之滨初现、蝶变、升级,绿水青山不断“流金淌银”。
  2023年,宝鸡全年接待游客量10736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10亿元,就是最好的注解。
  3 经营规范高效,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水”
  向一颗苹果要出路,朝一块土地要效益,用一片“红色美景”吸引人……在宝鸡的乡野田间,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美丽乡村活力倍增。
  近年来,宝鸡市以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各村出奇制胜、因地制宜,村集体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灿烂五月,夏风习习。在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村史馆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两块牌子格外醒目。而这两块牌子,见证了这个昔日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三沟跨七组、数里无人烟,村集体负债累累,群众日子也紧紧巴巴……”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刚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村上大力发展现代矮砧苹果产业,按照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品牌化销售、专业化管理,让“土沟梁”变“花果山”“红苹果”变“金果果”。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100元增长到近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累计突破3500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使乡村业态结构更合理、运营更高效。这一点,在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同样得到体现。这几年,下凉泉村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要效益,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为保障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以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转、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扶贫资产租赁“五大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种植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道路。
  “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劳动力,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村民收入。”下凉泉村党支部书记葛建军告诉记者,“通过农业科技服务链条延伸创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收入达1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41万元。”
  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农户持续增收,曾经困扰村民的基础民生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从2022年开始,下凉泉村村集体拿出65万元为村民在缴纳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费中各补贴50元、30元,让群众享受到集体经济红利。
  和下凉泉村不同,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集体经济又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依托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紫荆村以“红色乡村游”带动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我们立足红色资源,以红色基因为主线,擦亮‘红色名片’。”陈村镇镇长吴涛介绍,紫荆村围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建成立体式“五角星广场”和沉浸式窑洞会议室,复原重要历史场景,确保红色资源有址可寻、有物可看。同时,通过修建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举办纪念活动等,使红色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这两年,紫荆村探索出“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土地1580亩,倒茬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打造文旅融合区。去年,村集体经济收益107.29万元,村民人均综合收入超2.2万元。
  项目多点开花,产业串线成面,集体经济加快壮大……随着一连串创新举措精准落子,宝鸡的美丽乡村正纷纷“起舞”。2023年,宝鸡市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至50万元的村882个,50万元到100万元的村196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01个。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