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12日
紧密型医共体守护群众健康
本报记者 李冀安
“你是颈椎病合并肩周炎,通过针灸推拿再内服中药就能恢复了。”3月7日,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卫生院里,卫星村61岁的钟联兰正在诊治。由于右肩膀疼痛,整夜不能休息,钟联兰听说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曹忠成在卫生院巡诊,专门赶来看病。经过针灸理疗,当晚钟联兰就疼痛大减,手臂也能活动了。
据了解,每个星期有四天时间曹忠成会在汉滨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卫生院传授医技、接诊患者。尽管到最远的叶坪镇有100多公里,但曹忠成毫无怨言:“山区群众看病,路远确实是一大难题。我多跑几步路,他们就能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曾在卫生院就诊过的大河镇洞沟村年过七旬的曹文明深有感触地说:“不跑那么远、不受那些罪,花钱还不多,现在镇卫生院看病效果跟城里医院基本是一样的。”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汉滨区统筹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健康汉滨建设,扩大慢性病病种报销范围,落实区内医院“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措施,让慢性大病群众看病更加方便。该区还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由汉滨区第一医院、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汉滨区中医医院三家区级医院牵头,组建了3个医共体,用好“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区3家二级医院、37家乡镇卫生院、450家村卫生室互联互通。
汉滨区依托紧密型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茨沟模式”,充实404个责任医师团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3家区级医院在各自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内距城区30公里的镇卫生院开展专家定期巡诊,解决好边远区域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看病就医困难,让群众在当地卫生院享受区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
“汉滨区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医共体内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医共体诊疗中心服务融合,有效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汉滨区卫健局局长胡登基说。
目前,三家区级医院派出医师174人下基层巡诊,设立医共体专家工作室12个。从区级3家医院抽调150名专家实行远程值班,提供临床、影像、心电、超声远程诊断指导;组建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双向转诊、远程教育5大区级中心,统一回应镇村的会诊、检查、转诊等需求。平台投用以来,已开展门诊、会诊、心电、超声、影像诊断等远程服务约27万人(次)。
“你是颈椎病合并肩周炎,通过针灸推拿再内服中药就能恢复了。”3月7日,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卫生院里,卫星村61岁的钟联兰正在诊治。由于右肩膀疼痛,整夜不能休息,钟联兰听说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曹忠成在卫生院巡诊,专门赶来看病。经过针灸理疗,当晚钟联兰就疼痛大减,手臂也能活动了。
据了解,每个星期有四天时间曹忠成会在汉滨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卫生院传授医技、接诊患者。尽管到最远的叶坪镇有100多公里,但曹忠成毫无怨言:“山区群众看病,路远确实是一大难题。我多跑几步路,他们就能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曾在卫生院就诊过的大河镇洞沟村年过七旬的曹文明深有感触地说:“不跑那么远、不受那些罪,花钱还不多,现在镇卫生院看病效果跟城里医院基本是一样的。”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汉滨区统筹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健康汉滨建设,扩大慢性病病种报销范围,落实区内医院“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措施,让慢性大病群众看病更加方便。该区还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由汉滨区第一医院、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汉滨区中医医院三家区级医院牵头,组建了3个医共体,用好“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区3家二级医院、37家乡镇卫生院、450家村卫生室互联互通。
汉滨区依托紧密型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茨沟模式”,充实404个责任医师团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3家区级医院在各自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内距城区30公里的镇卫生院开展专家定期巡诊,解决好边远区域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看病就医困难,让群众在当地卫生院享受区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
“汉滨区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医共体内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医共体诊疗中心服务融合,有效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汉滨区卫健局局长胡登基说。
目前,三家区级医院派出医师174人下基层巡诊,设立医共体专家工作室12个。从区级3家医院抽调150名专家实行远程值班,提供临床、影像、心电、超声远程诊断指导;组建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双向转诊、远程教育5大区级中心,统一回应镇村的会诊、检查、转诊等需求。平台投用以来,已开展门诊、会诊、心电、超声、影像诊断等远程服务约2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