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12日
白鹿原上的竹编“守艺人”
王维仓在编织竹编产品。
王维仓在为竹编产品收口。
王维仓在竹林中挑选制作竹编的竹子。
王维仓在破竹。
本报记者 邵林喜 文/图
在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上,当地群众利用鲸鱼沟盛产竹子的优势,很早就开发了竹器编织工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狄寨街道姚沟村村民王维仓是西安市灞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鹿原竹篮子编织技艺”传承人。今年61岁的王维仓14岁跟随父辈开始学习竹编,对传统竹篮子编织技艺的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编织、收口……经过一道道工序,普通竹子就能变成了花篮、菜篮、果篮等手工艺品。
“竹编技艺不仅仅是简单的制作,更需要创新和坚守。”王维仓表示,近年来他对传统竹编技艺进行了创新,创造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现代竹编手工艺品;另一方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竹编、了解竹编工艺,从而更好地将老一辈留下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王维仓在为竹编产品收口。
王维仓在竹林中挑选制作竹编的竹子。
王维仓在破竹。
本报记者 邵林喜 文/图
在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上,当地群众利用鲸鱼沟盛产竹子的优势,很早就开发了竹器编织工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狄寨街道姚沟村村民王维仓是西安市灞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鹿原竹篮子编织技艺”传承人。今年61岁的王维仓14岁跟随父辈开始学习竹编,对传统竹篮子编织技艺的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编织、收口……经过一道道工序,普通竹子就能变成了花篮、菜篮、果篮等手工艺品。
“竹编技艺不仅仅是简单的制作,更需要创新和坚守。”王维仓表示,近年来他对传统竹编技艺进行了创新,创造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现代竹编手工艺品;另一方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竹编、了解竹编工艺,从而更好地将老一辈留下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