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情
大年夜的孝子宴
  赵林祥

  中国人过春节,年夜饭是重头戏。忙碌了一整年,难得的阖家团聚,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 男女老少围桌而坐,在交杯换盏中,聊家里长短,谈来年打算,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直到迎来新年的钟声。这就是流传数千年、雷打不动的除夕守岁过大年。
  乡里风俗,结了婚的女儿一般不在娘家过年。我和妻子成家30多年,一直在农村居住。四位妻哥皆事业有成,在大都市成家立业扎了根,90多岁的岳母一直在他们家轮流过春节,甭说一块儿吃个团圆饭,就连女婿初二给老人家拜年的机会都很难得。
  今年春节前,远在加拿大的四哥早早回家,把我们接到宝鸡的三哥家里,准备一起过年。四世同堂,难得的阖家团圆,喜得岳母笑得合不拢嘴。
  大年三十下午,一大家人去郊外放过辞旧迎新的喜炮后,围绕年夜饭吃什么颇费了一番脑筋。传统的年夜饭是先吃烧酒盘子,主食煮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如今日子好了,大家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很多东西都感觉不新奇了。多年没回家的四哥提前订好了酒店的年夜饭,岳母却说在外头吃饭没有家的味道,只得临时放弃。军人出身的大哥一言定音:“难得一家人聚齐,咱们兄妹几人给母亲做一道适合老年人胃口的菜肴,表表孝心,摆一桌孝子宴吧!”众人齐声叫好。
  做策划文案的二哥总爱标新立异,接口提议:“儿女孝敬父母,人之常情再平常不过了。咱们干脆跳出老框框,让媳妇、女婿表一下孝心,这才是人间大孝啊!”话音未落,引得一片掌声。
  于是,在儿孙们围着老人家说说笑笑,吃花生嗑瓜子唠起家长里短后,我这个毛脚女婿和四位嫂子进了厨房,各人随意选材备料,手忙脚乱轮番上阵。当春晚拉开帷幕,响起《鼓舞龙腾》的舞曲时,我家的孝子宴同步热闹开席。
  按照长幼顺序,大嫂最先上的是“清蒸桂花鱼”。大哥心有灵犀,起身解释:“鱼肉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年夜饭少不了鱼,年年有余,富贵平安。”
  二嫂的拿手菜是“榛蘑炖子鸡”。二哥绘声绘色道:“童子鸡酥嫩爽口味道美,与蘑菇相炖,营养价值更高。‘鸡’与‘吉’同音,祝愿全家人和和美美,大吉大利。”
  三嫂做的是较简单的“香干炒西芹”。众人正大眼瞪小眼,三哥站起来,赶忙解释:“甭看这个菜简单,意蕴很深的。芹菜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对老年人心血管有益。‘芹’就是‘勤’,勤勤俭俭,多福长寿。”
  四嫂的菜品是“板栗扒芥蓝”。四哥不善言辞,却给予中肯的评价:“板栗降血脂,稳血压,愿全家人健健康康,长青不老。”
  刚过去的兔年是我和妻子的本命年,我就特意做了“红烧玉兔腿”。妻子尚未解释,大哥率先说道:“好啊!兔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低,最适合老人及女性。”妻子跟着搭腔:“对!新的一年,祝福家家日子红红火火。玉兔辞旧,金龙迎春,新年快乐!”
  随即,全家人在笑声中,一齐举起了酒杯,迎接龙年的到来。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