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05日
回家




本报记者 方腾 文/图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开启。年,更近了。
最幸福的路,莫过于回家的路。回家过年,是每一位在外打拼的游子最大的期盼。随着春运开启,很多人已经背上行囊,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回家路。
温暖护航
1月26日早上6时,李炳荣和妻子辜光容起床后,再三检查了回家的行李,这才安心地锁上出租屋的门。
“我在建筑工地当木工,常年待在西安。出来一年了,终于要回家过年了。”李炳荣家住四川自贡,今年是他在西安务工的第21个年头。对于常年在外漂泊的李炳荣夫妻俩来说,过年回家是他们一年中最大的期盼。
在前一天晚上,李炳荣和妻子就开始收拾行李。除了衣物外,他还带了一盒陕西的茶叶,28寸的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
按照往常,李炳荣会在春运开启前早早看好车票,在开始抢票的第一时间买好回家的车票,但今年有所不同。“我们乘坐西安市总工会承包的爱心专列回家,不用担心买不到票。”没有了抢票的烦恼,李炳荣的回家路第一步就很顺利。
早上7时,李炳荣从西安市灞桥区北陈村出发,坐了8站地铁,不到9时就到达西安北站。在这里,他将要乘坐的列车是10时49分出发。“早点来车站等着,心里踏实。要是错过了车那可就麻烦了。”李炳荣说。
此时,西安北站二楼候车室已经人潮拥挤,大家步履匆匆。
候车期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站工会书法团队书法志愿者为旅客送上带有墨香的“年货”,将一个个美好祝福融入字里行间。“新的一年,希望家人平平安安,这副从陕西带回去的春联,更有纪念意义。”李炳荣捧着一副写着“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的春联乐呵呵地说。
“乘坐D1925次列车的旅客开始检票了。”10时30分,通知检票的广播响起。大包小包的行囊,笑容洋溢的脸庞,处处是回家的身影。
随着鸣笛声由远及近,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李炳荣提着行李箱,妻子辜光容跟在他身后上了车。烫金福字窗花、小龙挂饰、喜庆的拉花灯笼将车内装点得年味十足,一走进车厢,就感觉迎来了春节的欢乐。李炳荣夫妻俩找到座位坐下后,辜光容拿出手机给儿子发了一条微信:“我和你爸上车了。”望着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辜光容不禁嘴角上扬,“儿子和儿媳在家等着我们回去团聚,家里今年还会添口人,明年过年就更热闹了。”
“这次回去多做些香肠,开年了带到西安来。”“得多备些,等孙子出生了还要待客呢。”还未到家,李炳荣夫妻俩就计划着回家置办哪些年货。
当列车快抵达宁强站时,车厢里突然传来歌声。原来是“文艺轻骑兵”职工志愿者服务队为返乡人员准备了节目,有相声、舞蹈、乐器等精彩演出,车厢里回荡着阵阵欢声笑语。李炳荣举起手机拍下了很多精彩瞬间。演出结束后,车厢里慢慢安静下来,辜光容靠在李炳荣的肩头睡着了。
幸福归途
“你好,借过一下。”1月26日上午10时40分,经历了一天的奔波后,余亮(化名)终于上了D1925次列车,2个小时后就能到家。
将背包放到行李架上后,把乳胶漆桶放到自己座位前,余亮才安心坐下。“我是从深圳回来的,折腾一天了,终于快要到家了。”话语间,余亮掩藏不住内心的激动。
37岁的余亮是汉中市洋县人,在深圳宝安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做泥水工。在农村,泥水匠虽然很吃香,但活并不持续。为了多赚些钱,余亮选择了出远门,今年已是他外出务工的第4年。
“咋不想呢?这不是没有办法吗?出门能多挣点钱,家里日子也就好过些。”余亮心中最柔软的时刻,就是提起家人。父亲离家出走8年杳无音讯,72岁的母亲患有疾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他出门在外,家里全靠妻子一个人招呼。余亮说,他只能多挣点钱,扛起这个家。
“家里有老人小孩,不管多远,都得回去过个团圆年。”这几年,余亮都是正月出门,腊月二十左右返乡。好几天前,他就在网上买了从深圳东到西安北站的高铁票。1月25日上午,他从工地出发,地铁坐了25站后到深圳东站,然后乘坐高铁到达西安,再从西安回洋县,路上需要两天时间。
“相比前两年,今年回家很顺利。不用报备,不用隔离,不用担心影响家人安全。就是路远点,但是只要能回家,一点都没觉得累。”余亮说,愿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回家都能顺顺利利,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
路途中,余亮的手机不时响起信息提示音。“到哪了,我们等你到家了一起吃饭。”回复完微信,他盯着车窗外看了许久。
56岁的闫晓强也奔赴在回家的路上。2月2日,因为雨雪天气很多列车停运,家住宝鸡市千阳县的闫晓强比较幸运,如愿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上午11时5分,闫晓强背着绿色的背包坐在西安站进站口外面的凳子上,不停拿出手机查看时间,焦急地等着回家的列车。
“在外打拼一年,也就盼着过年歇几天。”闫晓强告诉记者,他在西安做地铁维修工作。一起上班的工友这几天都陆续回家了,有四川的,还有湖北的,路远的走得更早。“回去给父母买身新衣服,置办年货。再把卫生打扫好,等着孩子们回来团圆。”闫晓强笑着说。
春运期间,车站到处都是繁忙拥挤的景象。站外接送乘客的车辆络绎不绝,候车室里热闹非凡。乘客们兴高采烈地穿过熙攘的人群,排队等待安检,脸上满是幸福和期待。
据了解,今年西安站预计发送旅客895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2.4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幅38.9%。其中西安车站预计发送旅客328万人,较2023年同期增幅58.8%;西安北站预计发送旅客567万人,较2023年同期增幅29.6%。客流高峰预计出现在节前2月5日至8日,节后2月16日至20日。
“年味”是什么?可能是母亲做的一道家常菜,可能是窗户上贴的“福”字,可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也可能是一趟趟驶向回家路的列车,和那份赶着回家团聚的喜悦和牵挂。
最盼是归途,最念是团圆。快过年了,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