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29日
曹峪村的一天





本报记者 王东宇 实习生 马文凯 文/图
晨光微漏,天刚泛白,远处的山脉层峦叠嶂,山后的太阳将出未出。随后,一缕阳光缓缓跨过高山,铺洒在夹在两塬之间的曹峪村。
曹峪村位于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向北2公里,被两座山塬围绕。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主要产业有核桃、花椒等。
2018年,曹峪村成功脱贫。如今的曹峪村人通过自己的奋斗,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
1 日 出
“我已经习惯了大学时的起床节奏,喜欢早睡早起……”天刚蒙蒙亮,曹峪村村委会宣传员李雯已洗漱完毕,准备去村委会上班。
1月10日,8时。
曹峪村的空气中带着一丝丝清凉,混合着泥土的芬芳,仿佛在提醒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的主要工作是上报资料、政策宣传及入户宣传。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室内设计,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并没有把自己的专业运用起来。后来父亲生病,我选择了回到我曾经生长过的地方,这样既能照顾父母,还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在村中运用起来。”从家中到村委会只需要7分钟,一路上李雯聊起了她的经历……
到了村委会的第一件事,李雯便开始回顾昨天的工作。
“我家是1组的,东边第3家,想买30方水……”看到有村民前来交水费,李雯耐心地说:“稍等一下,我给您核对信息……”
“李雯虽然才20岁出头,但工作上一点都不马虎,很有耐心,不仅仅是村里,镇上都知道曹峪村有个叫李雯的工作人员很能干……”曹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杜永红笑着说。
1月10日,10时。
李雯的姐姐李丹丹此时也哼着小曲儿,来到了村里的八仙泉度假山庄,开始了她的一天。
“我在八仙泉山庄当服务员,离家特别近,就在家对面。瞧!这就是我们这儿的特产‘鸭嘴鱼’。”李丹丹手里拿着鱼开心地说。
“我在这主要就是端盘子、洗碗,再抓抓特色养殖的鸭嘴鱼。”李丹丹说,“之前我在江苏工作了四个月,工资高但是消费也高,我只有高中学历,其他的工作也不好找,还不如回家找份工作。”
回到家乡后,李丹丹感觉自己这条路走对了。“我目前在八仙泉山庄工作了半年,最忙的时间集中在每年五月到九月。村里给我提供了选择,外出务工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李丹丹落落大方地笑着,脸红彤彤的,言语中满是乐观。
2 日 昳
正午过后,太阳微斜,在树木遮挡下,围墙上的光影不再零零散散,因午休而安静的民宿也不再冷冷清清。村里的几位“村嫂”正有说有笑地从家中走出,她们穿着统一的围裙,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1月10日,14时。
“我就会做一些农家菜。不过你别说,确实有一些城里人专门来这儿吃我做的菜。”在村里的素心民宿,李小芳面对镜头笑着说。
李小芳是村里民宿的管家,打理着院子里的方方面面,是曹峪村现营业的6个特色民宿“工作人员”之一。
“城里人来农村吃的就是一个农家菜的味道,肯定比不上大饭店的饭,但是肯定好吃,之前还有游客专门来这儿吃李小芳炒的韭菜鸡蛋呢。”另一位村嫂打趣道。
“我今年63岁了,在这儿主要就是打扫卫生,游客来了给他们做做饭。夏天的时候比较忙,现在冬天是旅游淡季,我的工作就是保持民宿干净。”李小芳洗了洗抹布,一边说着一边拧干。
过去,由于在村子里赚不了钱,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人……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干活,冬天闲下来的时候还能打扫一下卫生,不种地也有收入。”李小芳对“管家嫂子”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我们之前到蓝田县培训过一段时间,从打扫卫生、迎宾说话,到做饭、做菜等都进行了专门训练,城里的人来我们这儿都说好。”在环境优美的特色民宿中,一位村嫂煮茶倒茶动作娴熟。
据了解,旅游旺季时,曹峪村的民宿用工量最高可达40人,劳务工资达160万元。在乡村旅游带动下,村民收入不光大幅提升,也更加多元化。在冬天,即使是旅游淡季,曹峪村民宿依然坚持营业,为冬闲时的村民提供一份稳定收入,在寒冷的冬天为大伙儿带来一份安心。
3 人 定
月明星稀,月色入户。
1月10日,21时。
晚上的曹峪村十分安静。因为远离大都市,村民大都有着日落而息的习惯,人们早早就回家休息,但村委会的灯光依然挂在夜色中迟迟不灭……
“我习惯把今天的工作总结一下,然后大致规划一下明天的工作,有时候下午要入户走访,晚上就睡得更晚了。”曹峪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博一边整理工作总结,一边说,“我去年刚来的时候,村民们大多持怀疑态度,很多工作很难推进。一年过去了,每个村民我都认识,啥大事小事我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大伙儿对我的态度也变了。”
“以前村里赚不到钱,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妇女之前靠着编草辫补贴家用,也挣不了几个钱。”回想起这些,王博情绪有些激动,“现在不一样了,村子里也有了大产业,依靠鸭嘴鱼养殖和特色民宿,大伙不出村也能赚到钱,家家户户日子都红火了。”
聊起这些产业,王博打开了话匣子:“你是不知道,去年暑假期间有多少车来我们这儿,500多辆车呀!全是来咱这体验乡村生活的。”
“我们这儿的民风比较淳朴,你给村民办正事,村民自然配合你的工作。咱这儿各家各户门前都种着菜,你想吃啥给村民打声招呼就行。村里面哪一家过事,全村人都来帮忙。”王博整理完当天的工作后,合上笔记本,“自打产业引进来后,村民们不光生活水平提升了,思想上也有了提高,对游客们都很热情,来我们这儿旅游的人都竖起大拇指。”
2023年9月,在政府的帮助下,曹峪村新修了一座200平方米的水塔,村民用水更加方便。同时,村里的四座危房全部拆除后在原址上重新修建,曹峪村变越1得 来越好。
素心民宿投资人吕春萍也对未来曹峪村的旅游经济充满信心,表示计划实现“三个十的落实”,即:“十个机构”、“十个新村民”、“十个老村民庭院经济”等。曹峪村村委会也计划利用更多的撂荒土地与民宿合作,为当地提供更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八仙泉山庄的刘波伦在广东学习了更加先进的鱼苗养殖技术后,打算进一步扩大产业,进行鸭嘴鱼精加工、工厂化,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高村民收入。
“开春后我们打算在村委会这儿再种点菜,把一片片分散的小土地利用起来,村民们致富劲头十足,咱们村委会也要鼓足干劲。”王博指着村委会门口的一小块地,脸上充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