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2日
明年“三农”工作三大重点值得关注
政策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专家解读称,明年“三农”工作有三大重点值得关注。
重点一:“千万工程”学习和运用重要性提升
专家表示,“千万工程”的学习和运用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上。2024年,很多工作将围绕“千万工程”展开,很多政策也会陆续到位,推动“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中央财办等部门在今年7月印发了《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各地积极学习,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千万工程’的特点是小切口、大成效,应该用更大力度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明年的推广力度和成效还会更大。
李国祥说,“千万工程”的切口是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通过推进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等改变村容村貌的过程,成效是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
重点二:确保明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李国祥认为,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明年粮食生产目标的落实将发挥重要作用。”李国祥说。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粮食安全保障核心在于提升产量,破局方案主要包括优质种子培育、良好种植管理和高效粮食流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粮食产量;要进一步提升水利保障,建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保障系统。
重点三: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李国祥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起好步、走得稳、行得远,能够造福农民,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李国祥说。
关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李国祥认为,应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地让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据新华财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专家解读称,明年“三农”工作有三大重点值得关注。
重点一:“千万工程”学习和运用重要性提升
专家表示,“千万工程”的学习和运用被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上。2024年,很多工作将围绕“千万工程”展开,很多政策也会陆续到位,推动“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中央财办等部门在今年7月印发了《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各地积极学习,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千万工程’的特点是小切口、大成效,应该用更大力度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明年的推广力度和成效还会更大。
李国祥说,“千万工程”的切口是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通过推进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等改变村容村貌的过程,成效是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
重点二:确保明年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李国祥认为,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明年粮食生产目标的落实将发挥重要作用。”李国祥说。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投资补助水平。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粮食安全保障核心在于提升产量,破局方案主要包括优质种子培育、良好种植管理和高效粮食流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粮食产量;要进一步提升水利保障,建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保障系统。
重点三: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李国祥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起好步、走得稳、行得远,能够造福农民,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李国祥说。
关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李国祥认为,应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地让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能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据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