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情
柿子红时倍思乡

  王新宁

  立冬那天,宝鸡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我和哥哥回了一趟老家。雪虽然下得大,纷纷扬扬,好在温度不低,路上并没有积雪。
  小时候上学时每天走的泥土路已被修成了柏油路,道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挺拔笔直。广阔无垠的麦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调皮的麦苗争先恐后地挤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麦苗上挂着不知是露水还是雪花化成的水珠,经过雪水的滋润,叶子显得愈发碧绿,让人感受到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
  路边的柿子树经过寒风的洗礼,稀稀拉拉的树叶已没剩几片,而柿子却红得正好。远远望去,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在风雪中摇曳,犹如一盏盏红灯笼挂满了枝头,既好看又喜庆。我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儿时……
  跟现在孩子琳琅满目的吃食比起来,我们小时候能吃的水果屈指可数,尤其是到了冬季,暖柿子就成了唯一不用花钱买的水果。记得隔壁小丽家有一棵柿子树,每年冬天,她家都会有贮存在瓮里的暖柿子。寒假的雨雪天里,我们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总爱聚在小丽家的热炕上玩扑克牌。玩上一会儿,大妈就会拿来几个放软的柿子给我们解馋。关中农村冬季取暖都烧火炕,时间一久大人小孩都是两个红脸蛋,尤其是火气旺的孩子最为明显。久睡火炕,内热过剩,吃上两个软糯香甜的火晶柿子,凉丝丝甜津津,既清火又润肺。我们在屋内吵吵闹闹,屋外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最开心的还是摘柿子的时候。柿子红了,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我们跟着隔壁的哥哥姐姐,架上梯子,提上篮子,拿着长长的竹竿一起去摘柿子。哥哥哧溜哧溜就爬到了树上,伸手摘下枝条上的柿子,一个个放入篮子里,再慢慢用绳索将装满柿子的篮子吊到树下来。树梢的柿子够不着,哥哥只能拿长竹竿使劲敲打树枝,我们在地上捡拾一个个掉落下来的柿子。快成熟的柿子摔破了皮,诱人的果肉露出来,我们赶紧吹掉粘在皮上的杂物,撕掉薄薄的外皮,直接塞进嘴里一饱口福。
  “芦花雁断无来信,柿子霜红满树鸦。”火红的柿子不仅牵动着无数游子的乡愁,也引来乌鸦、麻雀等鸟儿前来觅食。关中民风淳朴,村民敦厚善良,就算柿子长得再好,主人也从不摘完,总要留下一些给冬日里觅不到食物的鸟儿果腹。不管哪一棵柿子树,树梢上都会挂着几颗红红的果实。
  中国人对柿子情有独钟,因为它有着吉祥喜庆的寓意,人们对柿子的喜爱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中人喜欢过年时在家里挂上一串火红的柿子,在除夕夜吃上几个火晶柿子,希望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
  柿子红时倍思乡。如今,火红的柿子和翠绿的麦田已成为乡愁的符号。仔细一想也觉得挺奇怪,其实老家离得并不远,驱车不到半个小时,怎么回趟老家,我就生出来这许多的乡愁呢?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