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恒 靳天龙
11月24日,记者来到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在树坪村村委会见到了烟农陈绪平。今年45岁的他种植了140亩烤烟,提起种植烤烟的效益,陈绪平不禁嘴角上扬。
“今年雨水足,光照好,烟叶长势好,加上管理到位,种植的烤烟丰收了。我们村有11户烟农,种得最少的也有30多亩,我算得上种植大户,仅是支付村民务工费用就达16万元。”陈绪平告诉记者。
“这几年政策也好,种植烤烟有专业人员指导,技术有保障,订单产业又有专人收购,不愁卖。就拿我来说,今年收入保守估计20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还带动村民务工增收。”陈绪平说。
据了解,镇安县米粮镇种植烤烟面积达千亩的共有4个村子,烤烟总种植面积8000余亩。烟叶总产量预计90万公斤,产值达3200万元,烟农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年累计可带动3500人务工增收。
与米粮镇一样,青铜关镇也把烤烟种植当作特色产业来抓。从刚开始的几百亩散户种植到现在的连片发展,青铜关镇也成为镇安县为数不多的烤烟大镇。
在商洛市烟草公司镇安分公司东坪烟叶工作站,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收购工作刚刚结束。站长刘益介绍,今年烤烟丰产,让烟农种植积极性更加高涨。忙完收购任务,他们当下要做的工作是烤烟种植意愿摸底,也就是了解2024年当地烤烟的种植面积。
“接下来,我们要把烟秆清理出大田,督促指导烟农灭茬。此外,在12月20日之前,要对田地进行冬翻,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刘益说。
东坪烟叶工作站共有8个人,大家锚定“烟叶提质、烟农增收”目标,技术人员除了在关键时期上门对烟农进行技术指导,平日里也高度重视烟农培训工作,把精细田间管理、绿色高效植保等主推烟叶重点技术讲解到烟农心坎上,助力烟农增收。
近年来,镇安县烤烟产业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位居全省第三。该县采取组织保障机制、烟税返还机制、风险保障机制、政策倾斜机制四项保障机制来确保烟农种植烤烟有收益。烤烟作为镇安县特色产业“五朵金花”之一,仅2023年支持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衔接资金就达600万元。
目前,烤烟是镇安县群众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三方共赢”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业产业中产业链最通畅、最稳定、最完整,服务体系、风险保障机制最完善,订单式种植安全、成功的产业。2023年,全县落实种植烤烟713户2.98万亩,预计产收烟叶7.5万担以上,实现产值9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