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4日
科技赋能 助推秦岭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黄敏)11月21日,由省林业科学院(大秦岭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年会在西安召开。
此次会议以“科技赋能助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为主题,邀请16位专家教授,围绕自然保护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林业生态富民等方面作专题报告,深入探讨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略。
会议指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教育宣传,在生态空间理论研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乡村振兴与林业生态富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会议要求,要充分运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学术交流平台,围绕年度主题深入讨论,碰撞思想火花、提出真知灼见,为秦岭生态保护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据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绿水长流、青山永驻为目标,聚焦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凝聚了大秦岭范围内(6省1市)林科院、涉林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优势科技力量,设立了生态空间理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等八个创新团队,突破了一批生态空间治理关键技术,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此次会议以“科技赋能助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为主题,邀请16位专家教授,围绕自然保护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林业生态富民等方面作专题报告,深入探讨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略。
会议指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教育宣传,在生态空间理论研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乡村振兴与林业生态富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会议要求,要充分运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学术交流平台,围绕年度主题深入讨论,碰撞思想火花、提出真知灼见,为秦岭生态保护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据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绿水长流、青山永驻为目标,聚焦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凝聚了大秦岭范围内(6省1市)林科院、涉林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优势科技力量,设立了生态空间理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等八个创新团队,突破了一批生态空间治理关键技术,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